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对城乡自然生态关系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对城乡之间自然生态关系缺乏准确的研究现状,首次提出建立城乡自然生态关系概念的观点,认为在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研究中应加强对城乡资源关系、资源利用关系、组成要素关系和要素感知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应充分认识利用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2.
113.
谢浩  刘晓帆 《广州环境科学》2004,19(1):17-18,22
分析了交通噪声对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重点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特别是在居住区的规划中,配置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和利用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周边的声屏障、小区道路系统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加强住宅建筑设计中隔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4.
自1998年确定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工作目标以来,重庆市渝北区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以赴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着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于1999年3月建成第一个“重庆市环境保护模范区”,先后荣获“全国武术之乡”、“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西部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区”等称号。2005年6月3日重庆渝北区获得了了国家授予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称号,成为全国第三个、西部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区。  相似文献   
115.
室内空气污染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并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肝脏都有毒害作用,还是多种流行病传播的媒介,已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率提高的主要致病因素,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从消费、城市规划和政策法规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可以从装修方案设计和建材选择、先进净化技术的采用、选择合理入住时间、健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六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为实现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全、舒适、健康、美观提供了可参照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世界各地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压力。中国也一样,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并且越来越尖锐。我们的经济还需要继续增长,而资源又十分有限,加强资源管理就成为应对压力增长的必然选择。2005年底颁布的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指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117.
搞好山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农村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小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至1991年底全国城市有467个,其中县级市279个,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62%.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从而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它是我国城市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三大”差别的缩小、商品生产和流通、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建设城市生态型居住环境符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也符合人们对未来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城市生态型居住环境建设的关键在于规划设计,生态型居住环境的内在特点也要求城市规划设计应体现生态型居住区的特点,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共生、协调发展的城市居住区。  相似文献   
119.
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定位及“多规合一”的落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缬滢 《环境保护》2016,(13):48-5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环规")参与"多规合一",对于优化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民生具有重大意义。推进环规参与"多规合一",必须遵循"有为有位、有进有退、有前有后"重要原则。环规参与"多规合一",是一项以创新为本质的系统工程,涵盖很多其他方面,建议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科学地将环规嵌套入"多规合一"工作之中,着力开展环境规划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正确处理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0.
对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不难看出,GDP的增长是以牺牲相应环境价值等价"交换"得来的,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意识,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主要围绕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问题作出讨论分析,针对生态城市规划可行性的提高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