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710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类人才和旅游企业用人单位之间出现了不少的不协调和不适宜.一方面旅游类毕业生不愿去旅游企业,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也不愿接收此类毕业生.本文对高职旅游类专业培养方式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应对做出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2.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走向信息化战争,从而引起了军事领域一系列的深刻变革.本文通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从我军干部培养体制、干部队伍建设的历程、普通高等学校实力与发展和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人才建设经验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建立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军队干部制度,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53.
154.
混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混合菌MBFH,研究了各种条件对混合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MBFH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8.0、摇床转速为120r/min、培养基含糖量2%、相对接种量15%,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到88%.图5表4参9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富集培养,从空气中分离到一株脱色真菌,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定名为ZH-1并研究了该菌株ZH-1对活性红ST-2BF脱色的条件,结果表明,其对活性红ST-2BF的最佳脱色条件为:pH=6.0、温度30℃、在此条件下运行40h脱色率达99.1%;探讨了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其脱色率的影响;并对染料降解前后的紫外-可见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对比.图5参6  相似文献   
156.
通过在Zarrouk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酸(Glu)对螺旋藻进行混合营养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lu对螺旋藻的生长、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Glu浓度小于1.0gL^-1时,藻生长状态、生理活性都明显优于Z氏培养基,其中以在0.8gL^-1浓度时生长最好;当Glu浓度为1.0gL^-1时,藻的生长状态与Z氏培养基中极为相似;Glu浓度大于1.0gL^-1时,对藻的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Glu的添加对藻液体系的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图4表2参7  相似文献   
157.
中加高等环境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加拿大大学有关环境专业的教育层次、专业配置和课程设置的分析,并与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现状相比,得出了以下结论:环境科学类专业在加拿大高校中设置频度比我国高;从分布特征和培养层次上看,加拿大高校中环境类专业与我国类似,偏工程和综合性,且都以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为主体;从培养方式上看,加拿大高等环境教育与我国在这方面的差异较大,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8.
用于四氯乙烯降解的厌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四氯乙烯(PCE)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的处置使其成为常见的污染物之一。PCE在好氧条件下不发生生物降解,只在厌氧条件下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本研究主要是对从不同处理厂获得的厌氧污泥进行培养,选出合适的厌氧污泥,进行降解PCE的厌氧污泥的驯化,为以后进行降解PCE的动力学研究和优势菌种的筛选做准备。同时,在实验中检测到了三氯乙烯(TCE),表明PCE是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的。  相似文献   
159.
通过真菌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对旱田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分离,得到3株絮凝率超过67%的菌株,其中絮凝率超过75%的高絮凝活性菌株1株——MZ52。将MZ52在产絮凝剂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对1000mg/L高岭土悬浮液絮凝,得出MZ52菌产絮凝剂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90h,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160.
为探索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开展了不同培养方式下絮状污泥颗粒化特性研究.选取3种培养方式:人工配水培养、海藻酸钠强化培养和农村模拟污水培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比3种不同培养方式下,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系数,筛选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人工配水培养方式下经过40 d成功出现好氧颗粒污泥,投加海藻酸钠强化培养方式下经过20 d出现好氧颗粒污泥,农村模拟污水经过55 d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3种培养方式下出现的好氧颗粒污泥均具有密实的结构和较好的沉降性能,同时可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利用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DPS)对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培养方式下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并非唯一,水力停留时间和胞外聚合物在各培养方式中均具有较高的关联度系数,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