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771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61篇
综合类   548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1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81.
《中国环保产业》2006,(2):11-13
国务院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我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中国将在未来15年内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11个重点领域的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重点领域,是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确定优先主题的原则:一是有利于突破瓶颈制约,提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有利于解决重大会益性科技问题,提高佘共服务能力。四是有利于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这些重点领域包括: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国防。 《规划纲要》对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给予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我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是引导和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开发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强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流域水环境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以及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幅度提高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环保产业发展。重点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环保装备及仪器设备,加大国产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环保装备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加强全球环境公约履约对策与气候变化科学不确定性及其影响研究,开发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提升应对环境变化及履约能力。 《规划纲要》在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将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作为我国科学技术中重要方面需要实现的目标。提出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把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作为重大专项之一。 同时,《规划纲要》在其他方面的科研领域中也充分体现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思想和要求。如在能源领域坚持节能降耗、降低环境污染的发展思路;在农业方面将保障农林生态安全,重点开发环保型肥料、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在制造业领域将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违工艺。制造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在交通运输业中,将促进交通运输向节能、环保和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方面,将实现城镇发展规划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裁能力的相互协调,发展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发展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城市居住区和室内环境改善技术,显著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等作为发展思路,把重点研究开发室内污染物监测与净化技术,发展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城市与城镇群污染防控技术,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管理技术等作为优先主题。 鉴于篇幅有限,本刊现将《规划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有关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方面的内容刊登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82.
环境保护是事关和谐社会建设、人民幸福安康的政治工作、社会工作,也是事关企业效益、生产发展的经济工作。环保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决定了抓环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要从基础抓起,树立科学的态度,养成严谨的作风,采取过硬的措施,戒除浮躁的心理,静下心来、沉下身子,抓工作落实,抓隐患治理,抓措施推进,锲而不舍,长抓不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努力实现环境友好目标。  相似文献   
883.
产业生态学是生态产业的学科基础。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相互关系。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管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并持续利用。生态产业的组合、孵化及设计原则主要有十点,即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整合、柔性结构、功能导向、软硬结合、自我调节、增加就业、人类生态和信息网络。广西贵港目前正在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即是按以上十点原则设计的。  相似文献   
884.
创建安全社区之伤害调查与风险辨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干预的角度,提出社区事故和伤害的种类,风险识别的范围和内容。依据较为成熟的伤害流行病学和系统安全工程理论,结合中国社区的构成特点,指出以社区事故预防为目的,不仅要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行为和能力,更要为居民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加强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强调对设备设施、环境进行风险识别时,应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和经验法;社区人群伤害基础调查可采用普查、随机抽样、医疗机构诊疗记录、特定人群调查、特定场所调查和伤害类型调查等6种方法;同时介绍了上述方法的基本原理、内容、实施步骤和适用范围,可供安全社区创建时参考。  相似文献   
885.
《劳动保护》2006,(3):I0010-I00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已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希望征学习贯彻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中,参照此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落实好争年的各项下作任务,努力在遏制煤矿等重特大事故、深化专项整治、探寻和实施治本之策、加强企业安全基础工作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886.
《劳动保护》2006,(8):70-71
2006年,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推行了《职工安全检查提示卡》制度。 安全提示卡的基础资料从车间、班组中来,由职工编制适合本人的危险、危害因素,提出应急处理措施,经过部门安全主管的加工提炼,再由公司安委会加以规范提高,再返回到车间班组,最后形成统一的《职工安全检查提示卡》。  相似文献   
887.
从环境规划的实际工作出发,探讨了环境规划基础信息平台的需求,提出了信息平台框架的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并对平台应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88.
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建筑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决定了基础方案的选择。本文通过计算和对比创业街办公大楼桩基础不同桩径在不同桩端持力层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合理地选择了持力层,确定了桩径和桩长;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桩身和承台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和强度验算,并利用ANSYS软件计算矩形群桩基础中点和角点沉降量,绘制沉降量预测曲线,结果显示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该设计可用于指导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889.
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巩固环保模范城创建成果为主线,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安静、基础建设”等环境工程,认真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空气优良级天数连续6年保持在340天以上,优良率在93%以上,在东北三省省会城市中始终保持第1位。  相似文献   
890.
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期在京召开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范》和《节能自愿协议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制定启动暨技术研讨会。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范》和《节能自愿协议技术规范》标准制定的目的、内容结构与制定路线,明确了工作任务和方案,建立与相关机构和专家的联系和协调机制。就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