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659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洪大林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2):1-2,5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在渗滤液回灌的厌氧填埋柱基本进入稳定状态后,改用准好氧运行方式。同时监测了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以压温度、pH值的变化。改变模拟垃圾柱的运行方式两个月以后。氨氯浓度由2000mg/L迅速下降至101.48mg/L,试验结果显示,准好氧运行方式可以解决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进入稳定阶段后存在的氨氮浓度高的问题,加速填埋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42.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中COD浓度的预测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旻昱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2):26-27,31
基于进行的室内模拟试验,推导了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COD浓度计算模型,并通过模拟试验结果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1,该模型可用于该类填埋场COD浓度的预测。本研究可为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多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建造的,大部分填埋场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使用年限,填埋场的再建设再利用问题日益尖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将面临土地和资金两大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提出对已封场的填埋场进行再开采复用的技术出路,并从技术、经济及开挖后稳定化垃圾出路几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综合探讨,认为在我国土地短缺、资金不足、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巨大且迅速增加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考虑对已封场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再开采复用是一条较好的出路,是一条值得引起我国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置界重视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4.
从一般废弃物处理的规定及实施状况,一般废弃物的发生,一般废弃物的处理状况(收集,回收再利用,堆肥,焚烧,填埋)等3个方面,简要地介绍了美国一般废弃物的现状,就一般废弃物处理的课题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改善老港填埋场地区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改善老港填埋场地区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青海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固体垃圾产生量在逐年增长,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势在必行。文章立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勘察与建设,结合青海城填建设实际,从建设规模、场址选择、拦挡坝稳定性及场区防渗处理四个方面如何满足规范要求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流能有效降低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浓度,提高填埋场稳定化程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该技术的研究情况,包括技术特点及相关机理、渗滤液特性研究及回流效果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该技术现存的不足之处和尚待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9.
垃圾填埋场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垃圾填埋场中微生物的作用特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种生化动力学模型:“速度指数模型”和“双曲线速度模型”,以及垃圾降解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0.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3):22-2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赵章元研究员日前表示,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垃圾填埋场普遍存在渗透问题,没有一个能达到国家污染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