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404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1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为促进能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将经济、社会福利等期望产出与生态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纳入能源生态效率测度框架,运用基于Shephard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从区域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演变趋势,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全国能源生态效率均值为0.5839,整体水平偏低,且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水平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的发展态势.南部、东部和北部等沿海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均值分别为0.6941、0.6213、0.6087,位居前列;西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以及东北等经济区次之,能源生态效率均值分别为0.5803、0.5720、0.5623、0.5537;西北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均值为0.5087,位列末位.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0459、0.0747,对能源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以及环境规制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9339、-0.6197、-0.0387,对能源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2.
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是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厘清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有利于其优化发展路径与政策体系。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专利授权数、R&D经费支出、人均工业增加值、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15个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得出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因素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数字设施建设水平、资源配置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通过归纳推理得出工业互联网价值共创、产业链整合、资源协同等是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机理。最后,提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完善园区治理结构等实现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33.
采用仁慈型交叉DEA效率模型、冷热点分析、Tobit模型等方法对2010—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时空动态演化及驱动机理进行了全面探析,结果发现:①2010—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②研究期内,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而融合效率增长率呈“东部—西部—中部”依次递减,但融合增长率都不高。③研究期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区域差异性和集聚性。④从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驱动机制剖析来看,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地区城市化水平、信息发达程度、创新能力、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是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驱动因素,促使效率时空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134.
李笑诺  易诗懿  陈卫平 《环境科学》2022,43(5):2699-2708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风险管理理念为基本原则的污染场地可持续风险管控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场地管理的重要决策问题和研究前沿热点,为明确影响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基于国内外污染场地可持续风险管控相关文献的系统调研,构建契合我国场地管理背景的区域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可持续评价体系,通过指标综合权重计算判定影响风险管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可能影响我国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可持续性的指标多达44个,涵盖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这4个维度,单指标影响程度为0.26%~5.01%(平均值2.27%).潜在风险和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指标)、健康与安全和公众参与(社会指标)、管控成本和环保投资(经济指标)、修复周期和修复效果(技术指标)是影响我国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影响程度为1.89%~5.01%(平均值3.58%).具有较强政策敏感性的指标,包括考核指标、投融资创新、名录管理、能力建设、安全利用和制度建设等,对风险管控可持续性已经产生1.18%~3.48%的正向影响,随着政策制度的深入落实与全面地域推广,其对风险管控可持续发展的助力效应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5.
136.
基于遥感主成分分析(PCA),论文提出一种快速、准确及经济地识别填海造地时空分布的新方法。并以厦门市港湾地区为例,将1993与1996年,1996与1998年,1998与2001年,2001与2003年、2003与2006年共6期遥感影像融合后经PCA分析得出5个时间段内填海造地的空间分布信息,并结合相应阶段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分析。选取工业总产值、人口、港口货物吞吐量等统计数据作为填海造地行为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政策导向、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等是厦门港湾地区填海造地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基于驱动机制和未来情景分析的港湾地区填海造地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7.
重庆市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广泛用于评价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基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对重庆市1997-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序列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6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了人均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分析模型,揭示了驱动生态足迹序列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显示,直辖以来,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1.1244hm2增加到2005年的1.490 3 hm2,而由于耕地占用等原因,人均生态承载力却在逐年减少,从1997年的0.507 5 hm2减少到2005年的0.465 2 hm2,导致该地区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扩大,呈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驱动力分析模型表明: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具有强烈的驱动作用.直辖以来,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人均生态足迹也相应同步增长;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产业和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有限,因此它们尚未有效发挥降低区域生态足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8.
139.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UCMP)是近几年来增加的1种保护装置,包括检测(如果有)、制停和自监测3部分.本文首先从UCMP的设置要求及不同型式下UCMP的型式特点,分析了影响检验的主要因素:检验人员、UCMP装置的型式、试验方法.其次,根据实际检验对流程进行了总结,对不同型式不同试验方法的UCMP制定了检验流程.  相似文献   
140.
排污权交易是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与传统的控制环境问题手段相比,它具有在确保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以控制环境污染成本最小化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优点,符合我国国情,是我国控制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