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407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the selective pressure of particle size (particle-size cultivation method, PSCM) was developed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operatio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a continuous-flow reactor,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based on the selective pressure of settling velocity (settling-velocity cultivation method, SVCM).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erobic granules could be cultivated in continuous operation mode by this developed method within 14 days. Although in the granulation process, under particle-size selective pressure,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in the reactor fluctuated greatly and filamentous bacteria dominated the sludge system during the initial operation day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profile was found between the aerobic granules cultivated by PSCM and SVCM. Moreover, aerobic granules cultivated by PSCM presented larger diameter, lower water content and higher specific rates of nitrification, denitrifieatio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but lower settling velocity. Under long term operation of more than 30 days, aerobic granules in the continuous-flow reactor could remain stable and obtain go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NH4^+-N,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remova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SCM was dependent on the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tability of aerobic granules in continuous-flow bioreactors.  相似文献   
42.
设计了Cr6+流动注射自动在线检测系统,并对海水中Cr6+含量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本系统采用二苯碳酰二肼(DPC)比色原理,通过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光电检测、数字信号处理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样品的全自动化分析。结果证明,本系统测定速度快(60样/时),线性范围宽(0.004~1.00 mg/L),检出限低(2.17μg/L),精密度高(RSD7.62%),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2.0%~100.8%。该系统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稳定、经济环保等优点,适用于海水、地表水、污水等各种水质中Cr6+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隧道发生火灾时烟气温度、浓度的分布规律,本文运用FDS火灾模拟软件进行了隧道火灾数值模拟试验,通过设置改变隧道入口的风机风速来考察对烟气流动的影响,并根据模拟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的控制方案,以为有效控制隧道火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4.
酚类物质具有有毒、易挥发且极易溶于水的特点,因此通常情况下地表水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含有挥发酚。为了确保水资源利用的安全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对地表水中的挥发酚进行测定。本文针对连续流动分析仪在测定地表水中挥发酚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5.
采用流动搅动法,在溶液p H、浓度和温度影响条件下,研究针铁矿对亚砷酸盐吸附的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亚砷酸盐的吸附过程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这2个阶段.随溶液p H的升高,砷的吸附量逐渐降低,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逐渐增大,半反应时间(t1/2)也就越小,砷的吸附反应达到平衡时间就越短,且砷的扩散速率常数b值也逐渐降低.溶液p H 3.0和p H7.0时,砷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6.9 mg·kg~(-1)和99.8 mg·kg~(-1).随着砷浓度的升高,针铁矿对砷的吸附量增加,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逐渐增大;砷浓度为0.10 mg·L~(-1)和1.00 mg·L~(-1)时,砷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6.5 mg·kg~(-1)和249.1 mg·kg~(-1).Freundlich方程中吸附常数Kf值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其吸附能力是逐渐减弱的.Langmuir方程分配因子RL在0~1之间,表现为针铁矿上砷的吸附为优惠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针铁矿对砷的吸附量增加,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值也逐渐升高.温度为298K和313 K时,砷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1.1 mg·kg~(-1)和315.6 mg·kg~(-1).用抛物线扩散方程b值来计算扩散过程的伪热力学常数,砷吸附反应的活化能(E*a)为14.60 k J·mol~(-1).砷扩散活化焓变(ΔHθ)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降低,ΔHθ均为正值,扩散过程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砷的吸附;活化自由能变(ΔGθ)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升高,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扩散过程;ΔSθ值均为负,说明吸附反应使体系有序度增加.  相似文献   
46.
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研究了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氨氮的优越性,对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测定,并与纳氏试剂光度法进行了比对,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和总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苓  张海涛 《化工环保》2007,27(3):285-288
以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为消解液,采用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和总磷。在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9.6g/L、微波功率为320W、消解管长度为16m的条件下,总氮和总磷的检出限分别为0.040m g/L和0.020mg/L,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3.500mg/L和0.020~2.500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和1.0%。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河水、湖水、化工废水等实际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7%~98.1%和97.2%~102.2%。  相似文献   
48.
以桑色素作显色剂,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含量。在桑色素质量浓度为0.8g/L、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体积分数为1.0%、进样环体积为400μL、检测波长420nm的条件下,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对水中铝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300μg/L,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124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9%,加标回收率为96.4%~101.8%。  相似文献   
49.
微波联合消解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和总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微波联合消解水样,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在线测定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快速分析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在线性范围内,总氮和总磷的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3 mg/L和0.01 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和1.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7%~103%和98.8%~102%.  相似文献   
50.
建立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湖库水中痕量总磷的连续-动流注射分析方法,并对环境标准中的流动注射分析仪装置、管路和试剂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总磷的浓度在0.000~0.500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1.0000,检出限为0.0013 mg/L,测定下限为0.0052 mg/L,样品回收率84.4%~10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5.4%。此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分析地表水、地下水和湖库水中的痕量总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