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05篇
安全科学   300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759篇
基础理论   133篇
污染及防治   165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01.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用于测定环境重金属的总量,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可以对土壤及水体环境的重金属生物可利用度进行监测.此外,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还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经济的特点,适用于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的生物学元件主要由MerR、ArsR、RS等家族的金属调控蛋白和gfp、lux、luc等报告基因组成.调控蛋白、报告基因与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监测特点有关.受pH、金属螯合物及检测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重金属生物可利用度是不同的.增加重金属在微生物细胞内的累积,进行调控蛋白的分子生物学改造,优化检测条件是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的可行方案.实现污染物的原位和在线监测是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2.
谢振华  张雪冬  栾婷婷  何娜 《安全》2013,34(12):4-7
该文以首云矿业露天采场高陡边坡工程为例,在合理选取能够反映高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无需一致性检验的G1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将可拓理论与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相结合,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可拓模型,对所选边坡进行稳定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边坡实际稳定状况基本一致,表明可拓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及在长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大志  杜勇 《四川环境》2009,28(4):52-54,64
利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多目标优选,计算指标综合权重,给出了长江水质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长江干流四川境内的5个观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做出了评价:攀枝花、重庆朱沱和宜宾凉姜沟的水质属Ⅱ级,乐山岷江大桥和泸州沱江二桥的水质属Ⅲ级.评价结果不仅体现了水质级别,更体现了同级别水质中不同的污染程度,因而结果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4.
二硝基氯苯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肖羽堂 《化工环保》1997,17(5):264-267,286
利用废铁屑对二硝基氯苯废水进行预处理,可使废水中的二硝基氯苯转化为二氨基氯苯,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效地去除色度,同时COD去除效果也较好,达到了预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5.
于太原某氟污染场地采集16个土壤样品,通过体外模拟(in vitro)胃肠消化的方法,利用配制的模拟胃、肠液提取土壤中氟,研究其人体可给性,并分析人体可给性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中氟在胃、肠提取阶段的可给性分别为2.59%~6.57%和1.09%~2.52%,平均值分别为3.53%和1.44%.胃提取阶段...  相似文献   
106.
土壤中微量金属元素的植物可给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钱进  王子健  单孝全 《环境科学》1995,16(6):73-75,78
评述土壤中微量金属元素(TMs)植物可给性研究进展,讨论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植物可给性的主要因素,如植物的类型、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TMs的种类和形态等的影响。同时对采用不同提取剂得到的可提取态金属含量和植物可给性之间的关系及污泥的施用等导致TMs的植物可给性的变化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7.
利用Andersen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青岛市不同空气质量下的可培养生物气溶胶,分析了其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并利用Spearman’s相关性分析了可培养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中的颗粒物质量浓度〔ρ(PM10)、ρ(PM2.5)〕、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ρ(O3)、ρ(SO2)、ρ(NO2)〕和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可培养真菌和细菌气溶胶浓度范围分别为133~1 113和13~212 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与ρ(SO2)、ρ(PM10)、ρ(PM2.5)均呈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细菌气溶胶浓度与ρ(NO2)、ρ(SO2)呈负相关,而与ρ(O3)、温度呈正相关.风速对可培养生物气溶胶浓度的影响较小.以AQI(空气质量指数)中ρ(PM10)为依据,将研究时间段空气质量划分为4个空气污染等级.在不同污染等级下,真菌气溶胶均呈对数正态分布,粒径主要分布于2.1~4.7 μm.低污染时细菌气溶胶呈偏态分布(粒径>4.7 μm),高污染时粒径分布发生改变.初步推断,随着空气污染等级的升高,可培养生物(真菌+细菌)气溶胶总浓度增加,但单位颗粒物上的浓度变化较稳定.ρ(PM10)是影响可培养生物气溶胶浓度及粒径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邵兴华  张建忠  王艾平 《生态环境》2010,19(10):2355-2359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淹水对2种酸性红壤(旱地红壤、水稻土)磷吸附解吸特性及草酸可提取态P的影响。淹水培养实验中,2种土壤分别淹水0(对照),1、2、3、4、8周,淹水培养结束后进行P吸附解吸实验,解吸实验结束后测定土样中草酸可提取态P。结果表明:与氧化状态相比,淹水后旱地红壤P吸附量减少,水稻土淹水1、2、3周P吸附量高于氧化状态,继续淹水4和8周后P吸附量减少。淹水前后旱地红壤P吸附量均大于水稻土。用简单Langmuir方程拟合P等温吸附曲线,除淹水4周外,P最大缓冲容量(MBC)随淹水时间延长而降低。结合能常数(K)淹水前后的变化规律性差。2种土壤P解吸量随加入P量增加而增加。氧化、还原状态下,2种土壤酸性草酸铵可提取P均远远大于CaCl2解吸P,虽然水稻土吸附P量低于旱地红壤,但P解吸量无论是CaCl2解吸P还是酸性草酸铵可提取P均大于旱地红壤,主要原因在于水稻土全P及速效P含量大于旱地红壤。淹水后草酸可提取态P增加,吸附P的释放和被新近形成的铁氧化物再吸附是淹水后草酸可提取态P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土壤呼吸与土壤有机碳对不同秸秆还田的响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黄豆、玉米、水稻这3种农业秸秆为原料,崇明东滩围垦土地为试验样区,以景观植物地肤草为目标植物,研究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对不同秸秆还田的响应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秸秆直接还田的土壤呼吸和地上植物量均高于对照组;黄豆秸秆还田后土壤呼吸相对最低,土壤有机碳最高,因此黄豆秸秆还田的土壤碳封存能力高于玉米和水稻秸秆.秸秆还田显著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以及β-糖苷酶、脱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与土壤呼吸相关性最显著.黄豆秸秆还田脱氢酶活性最低,相应的土壤呼吸也最低.黄豆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和C/N含量最高,可降解性最低,表明黄豆秸秆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利用,因而还田后其土壤微生物活性最低,最终导致最低的土壤呼吸和较高的土壤有机碳.  相似文献   
110.
催化铁内电解法深度处理某污水厂尾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红洋  郭丽  熊伟  陆斌 《环境科技》2010,23(3):37-39
采用催化铁内电解技术对某污水处理厂不达标尾水进行中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催化铁内电解法不仅能使污水内的CODα质量浓度从125~145mg/L降到50~80 mg/L,平均去除率为54.2%,污水的色度降低50%,同时使得废水的ρ(BOD5):ρ(CODcr)从0.14增加到了0.38,有利于后续的生化深度处理,为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改造和工程扩建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