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140篇
综合类   613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165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氮磷含量浓度,比较了不同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微滤、超滤、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污水二级处理工艺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较差,而使用反渗透和超滤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较好,除磷效果可以达到98%。  相似文献   
82.
针对平原城市缓流河道普遍存在的季节性水质恶化问题,采用预氧化、微絮凝+高速过滤对天津市某缓流河道水体进行中试规模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具有处理周期长(24 h)、过滤滤速高(平均为43.26 m·h~(-1))和出水效果好(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的特点。同时发现:单位面积滤柱的产水率呈"阶梯"下降趋势;高速过滤的堵塞特征曲线服从三次多项式分布;系统过滤历经增长期、稳定期和衰减期,其中增长期为3~4 h,稳定期约14 h,过滤系数λ为(0.020 1±0.001 3) cm~(-1)(置信度P=95%),其可作为系统基本属性的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83.
为提高乳品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去污脱氮能力,以新型螺旋状纤维填料作为载体,采用多级氧化槽内不同种类微生物形成的食物链系统(food chain reactor),详细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COD、TN、NH4-N、TP等的去除率及其去除机理,并对污泥减量化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42~1 843  mg/L、TN为36.3~92.2  mg/L、NH4-N为30.1~52.1  mg/L,HRT=6 h时,系统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3.3%;TN和NH+4-N的去除效果显著,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3.3%和80.7%,出水COD、TN、NH+4-N平均值分别为79.4 mg/L、9.6  mg/L、6.1 mg/L,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的一级标准.该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去污脱氮效果,而且产生的剩余污泥量极少,其污泥产率的平均值为7.7%.该系统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长期运行稳定,可应用于城市污水、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餐厅污水、食品工业废水)等的处理.  相似文献   
84.
阳离子型聚合物对低温低浊水的絮凝效果与形态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絮凝-深床直接过滤工艺,以西安市曲江水厂低温低浊水质为原水(水温低于10 ℃,初始浊度低于10NTU),投加阳离子型聚合物(简称CP)作主混凝剂或助凝剂,借助分形数学理论与图像分析技术,对滤料粒径、原水浊度、原水温度、药剂种类、聚合物分子量及投加量、混合强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不同药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作用机理、絮凝形态学特征以及絮体结构的分形特性.结果表明,①当温度低于4 ℃、初始浊度小于4NTU时,不宜单独采用Al2(SO4)3或PAC作为絮凝剂;当温度为4~10 ℃、初始浊度小于10NTU时,如果只投加Al2(SO4)3或PAC作为絮凝剂,宜用细砂滤料过滤;低温低浊条件下,无机混凝剂形成的絮体粒径小、结构松散脆弱、有效质量密度低、沉速慢,但表征絮体分形特性的分维值较高.②CP作絮凝剂能显著改善低温低浊水的絮凝效果与过滤性能,但混合强度需增大,宜用粗砂滤料过滤;③单独用CP作絮凝剂时,宜投加分子量较低的弱阳性聚合物或投加低剂量较高分子量的强阳性聚合物;CP用作助凝剂时,能显著减少主混凝剂用量,但宜投加强阳性聚合物或增加弱阳性聚合物的剂量.④CP兼备电性中和与吸附架桥絮凝作用,能形成粒径较大、吸附性能与过滤性能良好的网状絮体构型,其有效质量密度高,产生的污泥量少,污泥沉降速度快,脱水效果好,但分维值低.⑤各种水处理药剂的处理效果为:Al2(SO4)3(或PAC) CP>CP>PAC>Al2(SO4)3,这种差别由絮体的形态学特性与构型特征各异引起.  相似文献   
85.
采用依时间序列进行对比的方法,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剂(PPC)对饮用水源的强化除污染效能。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PPC具有优良的强化混凝和强化过滤效能,能显著降低水厂沉后水和滤后水的浊度、CODMn、UV254等水质指标。与未投加时相比较,水厂投加PPC后沉后水和滤后水浊度分别降低了25%和33.3%,沉后水和滤后水CODM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3%和11.5%,UV254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6.3%和9.5%。同时,GC/MS分析表明PPC能有效去除水源水中的多种微量有机污染物,显著提高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PPC通过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作用,以及各组分间的协同强化作用,显著提高了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86.
我国过滤式防毒面具检测技术60年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过滤式防毒面具工业经过建国60年的不断发展,为保障人体呼吸防护,免受有毒有害因素伤害,保证生命安全,为实现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过滤式防毒面具工业发展的同时,过滤式防毒面具检测技术也同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7.
测定了在中等(100W)和高等(155W)劳动强度下,8名受试者佩戴5种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呼吸阻力及死腔不同)从事踏车运动时的呼吸模式变化。结果表明:口腔压力波动和外呼吸功因呼吸器而显著增加;随着呼吸负荷的增加,呼气压及吸气压相应增大;在呼吸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呼气压及吸气压的增大更加显著;随运动负荷的增加,呼吸负荷对呼吸压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8.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及在长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大志  杜勇 《四川环境》2009,28(4):52-54,64
利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多目标优选,计算指标综合权重,给出了长江水质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长江干流四川境内的5个观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做出了评价:攀枝花、重庆朱沱和宜宾凉姜沟的水质属Ⅱ级,乐山岷江大桥和泸州沱江二桥的水质属Ⅲ级.评价结果不仅体现了水质级别,更体现了同级别水质中不同的污染程度,因而结果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89.
改性纤维球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球过滤可充分发挥出滤料深层的截污能力。介绍了改性纤维球滤料的技术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改性纤维球过滤器的结构及特点,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现场应用情况。试验证明,经50%互溶剂+2%表面活性剂+2%烧碱清洗后,改性纤维球滤料颜色变为灰白,纤维之间松散,不存在粘结现象,清洗较为彻底。  相似文献   
90.
新型玻纤/P84复合针刺毡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玻纤/P84复合毡过滤材料的研制过程、技术方法、使用效果及其应用。玻纤/P84复合针刺毡既要满足高性能、低成本的生产要求,还要适应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及复杂工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