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0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253篇
安全科学   3904篇
废物处理   250篇
环保管理   2396篇
综合类   6232篇
基础理论   348篇
污染及防治   178篇
评价与监测   275篇
社会与环境   811篇
灾害及防治   35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1414篇
  2013年   946篇
  2012年   1254篇
  2011年   1124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931篇
  2007年   884篇
  2006年   703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51.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呼伦湖流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干涉雷达技术任务(SRTM)数据处理,运用土壤与水评价工具(SWAT)模型对呼伦湖整个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水文特征提取,分析流域地形分布情况。呼伦湖全流域面积约为25.6万km2,蒙古国部分约为16.3万km2,约占总面积的63.7%。坡度为0~2.0°的地形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的呼伦湖南岸和东岸以及贝尔湖周边的平坦草原上,降雨主要被植被截留和土壤吸收,产汇流条件差;而呼伦湖的主要水源、产汇流条件较好的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其产流区大部分位于蒙古国。2国应加强流域综合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以保证下游入湖的水量来防止呼伦湖的持续萎缩。  相似文献   
952.
中国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CDM项目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从总体情况、地理分布、国际比较、国外合作方和开发机构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CDM项目发展的现状:与其他类型CDM项目相比,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项目规模小,估计年减排量少;项目签发量远少于设计估算的年减排量;年批准项目数增长快,项目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中部地区及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相比其它类型的CDM项目,中国在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CDM项目上位于全球第二位,而拉美国家占据优先;项目主要的国际合作方为欧盟国家。最后总结了项目开发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多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3.
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及其时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上海11个气象站点1960~2008年日均相对湿度、能见度以及天气现象资料,重建了上海近50a霾气候数据序列,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了上海霾日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值与报表记录值之间变化形态存在着较好的一致性,重建值较记录值偏高。1960~2008年,上海霾日数以9.7d/10a的线性趋势显著增加,2002年以后霾日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上海多年平均霾日数以冬季最多而夏季最少。近50a,上海霾日数呈现出西南部最多-市区较多-东北和东南部最少的空间分布,霾日数的空间变化趋势则表现为西南部增加较多而东部增加较少。1981~2008年,上海霾日数在西部和南部都增加,东部则减少。  相似文献   
954.
在2004—2007年旅游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尽管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较低,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且各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基于上述分析,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和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加快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5.
邵春益 《青海环境》2010,20(1):17-22,41
青海是畜牧业大省,发展生态畜牧业对于农牧民致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文章对全省生态畜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6.
《绿色视野》2010,(6):29-32
<正>今年4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表示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市场节能机制,推行合  相似文献   
957.
《绿色视野》2010,(11):33-36
碳汇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增加了我国的森林碳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要发展,通过植树造林活动吸收二氧化碳,抵减部分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减轻中国面对的国际减排压力,是最可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58.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0,(10):62-62
老挝鼓励成立林业基金 老挝林业部门官员近日提出警告,所有开发项目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政府已制定了森林覆盖率的恢复目标:即2015年达到65%,2020年达到70%,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老挝林业部门鼓励各行业成立林业发展基金,用来支持林木种植并保护树木成熟。  相似文献   
959.
王秀琴  李伯苓  鲁宁 《四川环境》2010,29(4):57-58,63
落实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县级环境监测站建设,推动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如何加强县级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加快环境监测转型,提高县级监测站地位;加强环境监测队伍的能力建设,加大对其经济投入;加强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监测业务能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环境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60.
钟钢  曹丽君  贾玮 《四川环境》2010,29(5):82-86
通过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模式的评估,分析其低碳发展的能源特征、经济特征与人力特征,并确定工业园区二氧化碳减排的潜力能源。基于能源-碳减排(EC)、经济-能源-碳减排(EEC)和人力-经济-能源-碳减排(HEEC)三种不同情景,在未来发展的一定规划期内,对工业园区具有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的能源进行规划分析,确定其年递减率,从而实现工业园区不同情景下的二氧化碳减排。通过实际案例研究,证明了评估与规划分析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