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9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191篇
安全科学   1798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385篇
综合类   1399篇
基础理论   119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70篇
社会与环境   103篇
灾害及防治   40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防止盾构隧道行车道发生火灾时烟气侵入人员疏散通道,可通过在盾构隧道疏散通道内设置独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保证疏散通道内正压状态进行防烟,提高人员疏散安全性。分别利用风速法和压差法对某隧道工程疏散通道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进行试算,并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软件对疏散前室送风、疏散通道单侧送风及疏散通道双侧送风3种加压送风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对比不同加压送风方式下各疏散口风速、温度、能见度的情况。结果表明,通过风速法计算得到的加压送风量要大于压差法。采用前室加压送风会造成较强的气流扰动,导致疏散口附近风速及温度剧烈波动,部分烟气进入前室,不利于人员疏散。采用疏散通道加压送风时,疏散口处风速稳定。但采用单侧加压送风时,火源下游疏散口处会有部分烟气积聚,影响人员疏散。采用双侧加压送风时烟气积聚少,疏散口附近温度、能见度等安全指标均在临界范围内,防烟效果良好,可以保证人员疏散安全。因此,建议采用纵向疏散通道加压送风,送风量建议采用风速法计算,当采用纵向疏散通道双侧加压送风时,建议在风速法得出的送风量基础上增加10%作为安全值。  相似文献   
952.
隧道结构对火灾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得到大曲率、变坡度复杂结构隧道火灾的烟气特性,依托深圳市某长大公路隧道建设工程,建立隧道模型,利用Star-CD/CCM^+数值模拟软件的烟火向导模块,对不同通风速度下的重型货车火灾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通风速度下隧道内的纵向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火灾热释放速率为30 M W时,无通风条件下,火灾烟气的最高温度位于隧道顶棚下方20 cm处,火源正上方的温度最大达到1190℃,隧道坡度的存在使得火源上游烟气逐渐向下游扩散,下游烟气温度在300 s后保持在500℃以上,该高温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控制烟气逆流的临界风速为4.0 m/s,大于由Wu&Baker经验公式得到的值.表明隧道曲率对流场运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该临界风速的作用下,烟气向火源下游扩散,扩散速度为6 m/S,烟气的最高温度降低至550℃,且位置向火源下游偏移6 m。建议火源下游行驶车辆的疏散逃生速度大于6m/s。  相似文献   
953.
分析了我国目前公路隧道灭火装置的设置现状,评估了自动灭火系统设置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内外自动灭火系统实体试验及应用分析,明确了各类自动灭火系统的灭火效能及降温冷却效果,对公路隧道自动灭火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具备在公路隧道内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54.
随着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思路转变和《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环保"已逐渐成为各个地区争相建设的重点。本文主要基于东莞市环保数字管理平台的建设成果和经验,结合"智慧东莞"的建设要求,对东莞市现有的环保数字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建设框架、建设成果和应用效果及亮点进行展示,并对东莞大数据体系支撑下的"智慧环保"发展提出规划和展望,以期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环保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5.
中国的不锈钢事业正在飞速发展,其退火酸洗线产生的NOx废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随着氮氧化物对人类活动及环境影响的日趋严重,国家对不锈钢退火酸洗线废气中NOx的排放标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相应的法规政策也随之出台。本研究分析了SCR法处理NOx废气的机理,并针对不锈钢退火酸洗线NOx废气温度及粉尘含量相对较低、NO/NO2比例较高、NOx浓度非常高的特点,选用GJ-HC型低温催化剂,采用"喷淋吸收+预热+换热+加热+SCR反应+换热"的工艺。在现场设定反应温度为260℃的条件下,设计要求SCR反应出口NOx浓度均低于150 mg/m3。同时与V2O5/Ti O2系催化剂相比较而言,GJ-HC型催化剂既具有非常好的处理效率,同时节能环保效果显著,为一种低能耗SCR法催化剂。  相似文献   
956.
为阐明大宝山槽对坑尾矿坝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分析了过滤水、悬浮物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ρ(Cu)、ρ(Zn)、ρ(Cd)和ρ(Pb)分别高达7.228、41.190、0.178和0.377 mg/L,其中pH和Eh(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悬浮物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沿河流断面呈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Cu和Cd污染较为严重.从尾矿库N1采样点至河流下游N4采样点处,重金属沿水流方向呈现溶解态向悬浮态和沉积态迁移特征,而Cu的迁移行为有所不同.据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各重金属Igeo(地累积指数)顺序为Cu>Cd>Zn>Pb,Cu和Cd的Igeo平均值分别为4.552和1.605,属重度污染和偏中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表明,各重金属危害程度为Cu>Cd>Pb>Zn,Cu和Cd的Eri(潜在生态危险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93.3和143.0,均属强生态危害级别.两种方法均表明Cu和Cd为主要风险元素.该研究区域的RI(生态危害指数)为163.1~576.6,平均值为356.6,属强生态危害级别,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该区域污染防治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57.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煤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但由于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各类产品的生产量不同,污染问题通常难以定量化溯源。挖掘环境污染物的产生原因、分析研究不同产品的生产和产量对各类环境污染物(如PM2.5、SO2)的量化影响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必要前提。数据挖掘方法能够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知识或关联关系,其中的决策树算法以香农的信息论为理论背景,能计算出多个影响因子中影响力的大小关系,并且还能找到数量型属性的临界点,是环境污染定量化溯源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决策树算法构建环境污染物量化分析模型,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例,研究解析煤化工产品的生产状况对环境污染物含量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958.
汶川地震、集集地震和土耳其地震中发震断层10km范围内的梁桥和拱桥破坏严重,本文统计了因直接震害导致损毁或严重破坏的桥梁共51座,其中直接跨越发震断层的10座桥梁中有9座因落梁而丧失通行能力。这些近断层或跨断层桥梁的主要震害表现为全桥垮塌,落梁或主梁严重移位,墩柱压溃、剪断、倾斜,支座滑脱失效,主拱、横撑、拱座开裂等严重破坏。初步分析揭示造成震害的主要原因为断层地表位错、强地震动、碰撞、基础失效、桥台破坏对主梁纵向约束不足、滑动支座对弯扭效应约束不足。  相似文献   
959.
隧道是狭长受限空间的一种,其特殊性导致隧道火灾的危害比一般火灾更大,烟气层的温度以及烟气逆流距离与隧道火灾后果紧密相连。将火风压考虑在内,对坡度隧道火灾过程中烟气逆流距离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烟气逆流距离的理论预测公式。运用CFD软件对不同坡度隧道火灾进行模拟发现坡度越大,温降幅度越大,烟气向上游蔓延的速度越慢,逆流距离越小,因此上游更安全。通过比较逆流距离的理论预测值和模拟值,发现理论值比模拟值偏小,但是两者仍然能够很好的吻合,理论预测公式能够运用于实际火灾中,为消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0.
为探索加油站埋地油罐油气爆炸破坏效应,搭建埋地油罐燃爆试验平台,在油罐内布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人孔井周围布置热流传感器,向罐内注入少量汽油,利用鼓吹方式使油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通过电火花点火模拟清罐、检修过程中的爆炸事故,掌握埋地油罐、人孔井及周围环境受爆炸影响的压力冲击波和热辐射数据。结果表明,加油站发生埋地油罐敞口爆炸时,爆炸会对罐壁产生峰值强度为100~400 k Pa的冲击波。爆炸形成的火焰和冲击波向人孔井口正上方释放,不会向四周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