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32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可替代能源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刚刚走完,是时候来回顾世界在能源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并展望未来之路。特别是,在面对预期的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情况下,全球气候政策应当作出怎样的调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正如气候学家和环境学家在10年前所警告的那样:"我们的地球正在升温"。如果我们不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且发展可代替能源,到2030年,地球的温度将继续升高2摄氏度。  相似文献   
22.
这把太阳能电动轮椅由一位名叫海达尔塔勒·塔勒布的47岁残疾阿联酋公民设计和开发。4岁时,塔勒布被诊断出患有小儿麻痹症,后一直与轮椅为伴。为了充分使用家乡大量的阳光,在收到全国前卫的马斯达尔可再生能源公司提供的资金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太阳能电动轮椅的设计工作之中,并取得成功。在阿联酋,马斯达尔城以可再生能源城市而闻名,正在雄心勃勃地为打造成世界上第一个零排放的都市而努力。  相似文献   
23.
针对传统滑坡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布线困难、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滑坡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该系统以 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通过布置在滑坡体上的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利用 ZigBee 协议和互联网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使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滑坡体信息。 以三峡库区八字门滑坡为例,分析了该滑坡当前监测手段的不足,建立了八字门滑坡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分别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程序进行设计。针对节点能量供应和数据远程传输问题,提出将太阳能供电系统和北斗短报文模块应用到数据采集系统来弥补野外条件的不足。结合八字门滑坡的地形地质条件,优化了滑坡测点的布置方案,并开发了数据采集界面以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直观显示。  相似文献   
24.
基于增湿-除湿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该装置包含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太阳能热管集热器、横管蒸发器、竖管冷凝器以及冷却水箱。介绍了各部件的尺寸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影响系统产水量的各因素。结果表明:热海水温度、进口空气流量以及冷凝海水流量对产水量影响较大,而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产水量影响较小。数据显示,系统的产水率和效率分别为5.79×10-4kg/kJ和43.5%。  相似文献   
25.
速读     
《世界环境》2014,(3):8-9
<正>给大笨钟穿上太阳能电池板为了争取达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34%这个雄伟目标,英国国会正寻求议会关于房地产的意见,打算给大笨钟穿上一层太阳能电池板,以此来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大笨钟建于1859年,安装在西敏寺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6米的钟楼上,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是伦敦的传统地标。2012年,国会将其更名为伊丽莎白塔。  相似文献   
2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3):I0014-I0014
<正>天津:新建绿色建筑800万平方米2014年天津市将全面落实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进一步做好建筑节能,推进太阳能、浅层地势、污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供热节能减排。全年将新建绿色建筑800万平方米,特别是今年市政府确定的70项市重点项目都要按照绿色建筑标准组织建设。此外还将建设20处可再生能源综合能源站,推进绿色农房建设,推广光伏发电、空气源热  相似文献   
27.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呼唤新能源。人类生活、生产都要消耗大量能源,没有充足的能源供应,人类无法生存。迄今为止,人类所使用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大部分都是从地下采挖得来。但上述能源储量有限,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从现在开始,地球中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只够30年的开采,煤也只能使用200年。此外,常规能源均为化石燃料,使用中必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如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全球温室效应带来的种种自然灾害,大气的严重污染,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都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还世界以蓝天碧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意愿。  相似文献   
28.
资讯     
<正>新规环境税试点方案正在制订最近,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出席某环保活动时透露,相关部委正在制订开征环境税方案,环境税的试点方案也正在制订中。  相似文献   
29.
美国阿尔伯克基市桑迪亚研究所,最近研制成功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污水处理的新型装置。在装置中,专家们设计安装了多幅可以移动的反光镜面成反光镜槽,将太阳光聚集照射污水管道,使管温升高,从而活化加在管内污水中的催化剂二氧化钛,将污水中的有毒物质激化为带电分子,这些带电毒物分子相互撞击、分解,变为更小的分子。经测量,经这种装置处理过的污水,有毒物质的最后含量只有十亿分之几,已经变成了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的净水,达到了普通饮用水的标准。(摘自《中国环境报》1994-03-29)利用太阳能处理污水  相似文献   
30.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奥运村内将全部使用太阳电为运动员照明。白天,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收集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一到晚上,这些电能又转化成光能。太阳电是一种没有污染的电力资源,使用太阳电照明是北京举办“绿色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地球上的所有能源都来自于太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是史前时期的动植物转化而来的,水能和风能也是由于太阳照射而产生的。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人类直接利用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