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646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18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地源热泵对武汉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源热泵是利用浅表地热能实现空气温度调节的新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明显效应。武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使得地源热泵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示范工程的成功运行为大规模推广地源热泵技术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武汉建设"两型社会"进程中,应采取总体规划、集中管理、专项扶持和鼓励创新等措施,以充分发挥地源热泵技术对武汉"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2.
中外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政策、法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棕地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由于政策、法规对棕地治理与再开发可起到很好的引导、规范和激励等作用,它们已成为棕地问题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对美洲和欧洲的几个国家在棕地治理和再开发方面的现行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法律体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与我国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政策、法规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我国棕地治理与再开发的政策和法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73.
锰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评价及修复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积累指数及Lars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湘潭锰矿废弃地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CA、Mn、Pb、Zn、的地积累指数均大于5,达到极严重污染水平,Cu为中等污染水平。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Mn、Pb、CA为极强的生态危害,Zn为中等生态危害,Cu为轻微生态危害,Mn、Pb、CA生态危害系数均高于极强生态危害系数的临界值,为该地区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因子。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该地区重金属污染属于极强的生态危害。两种评价方法对比,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略为保守,两者结合更具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74.
北江中上游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18  
许振成  杨晓云  温勇  陈桂华  方建德 《环境科学》2009,30(11):3262-3268
为全面了解北江中上游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北江干流及支流共采集了25个底泥样品,测试了Cu、Pb、Zn、Cd、Ni、Cr、As、Hg共8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北江中上游底泥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北江中上游无论是干流还是支流其底泥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而且污染程度相当严重,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d HgZnAsPb≈CuNiCr;金属污染物对北江中上游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 HgPb≈AsCuZnCr,其中Cd的影响占绝对主导地位.总体而言,北江干流由于纳污量最大,长期的积累使得北江干流段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较支流严重;支流中马坝河的污染程度最高,其次是浈江和江.  相似文献   
775.
考虑地震荷载的随机性及强度、频率的非平稳性,基于作者提出的适用于非平稳随机过程的一般随机地震动模型,采用虚拟激励法,建立了非平稳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实际均质土坝动力分析中。土石坝及坝基体系采用整体有限元离散,坝体和坝基材料的动力非线性性能以等效线性化方法考虑。首先,基于目标加速度时程的强度和能量信息,确定了作为输入的加速度时—频演变功率谱密度;其次,比较了确定性时程动力分析和非平稳随机分析的结果,探讨了频率非平稳随机地震激励下的土石坝地震反应特性;最后,比较了2种不同坝基条件下的土石坝非平稳随机地震反应,探讨了频率非平稳随机激励下的土石—坝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动的频率非平稳性对土石坝动力反应有一定影响;坝体—坝基动力相互作用在地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表现有所不同,主震阶段的相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76.
气田钻井废弃泥浆固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  张俊 《环境工程》2009,27(2):91-93
采用固化法对大牛地气田钻井废弃泥浆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研究。试验表明,主凝剂、复合助凝剂、吸附剂、调节剂最佳比例为4%、1.7%、3.5%、1%,固化物浸出液指标达到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要求,固化反应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固化剂比例、反应时间和温度。  相似文献   
777.
震害表明,不同强度地震动诱发的黄土地震滑坡形态有较大差别。利用野外调查数据统计了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诱发滑坡后壁倾角的平均值,运用颗粒流软件PFC2D计算得到了不同地震动强度下滑坡后壁的形态特征,最后根据野外调查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地震动强度是造成滑坡后壁形态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地震动越大,滑坡后壁倾角越小,滑坡后壁位置越靠近原始斜坡的高位;(2)滑坡后壁具有坡度大、海拔高、人为改造难度大、自身含水量较低、原状黄土结构性较好等特征,稳定性较强,在野外调查中可以利用滑坡后壁倾角和滑坡后壁的形态特征快速区分诱发滑坡的历史地震。  相似文献   
778.
依托格巧高速某穿越活动断层公路隧道,建立了考虑隧道-围岩-断层相互作用的三维地震响应计算模型,研究了设置减震层、减震缝、柔性接头等单一措施和组合措施下的隧道结构地震响应规律,探讨抗减震措施的减震效果及适用性。结果表明:横向地震作用下,3种单一减震措施均能有效降低衬砌结构的地震损伤,但不同措施的减震效果有所差异。采取减震层时,减小了整个结构地震响应,降低了结构在断层区域的应力集中程度。采取减震缝、柔性接头时,明显减小了损伤分布范围,起到了隔断衬砌损伤蔓延的作用,但局部损伤值降低不明显。组合措施下,结构的拉、压损伤分布特征与单一措施下的相似,但进一步限制了地震动及断层错动对隧道结构损伤的影响范围。地震动强度和地震波入射方向对结构地震损伤有重要影响。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衬砌损伤范围迅速增大,损伤严重程度急剧增加。地震波入射方向对结构地震损伤的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竖向、横向、斜向和纵向地震动。组合减震措施对竖向地震动的适用性好,而对纵向地震动的适用性差,采取的抗减震措施需要考虑地震动入射方向。所得结论可为高烈度区穿越活动断层隧道抗减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9.
湿地植物具有较强的固碳功能,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测算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基础上,利用实地测量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其固碳能力及其空间分布,估算了五垒岛湾滨海盐地碱蓬的总固碳能力、总固碳量。结果表明:五垒岛湾滨海湿地潮间带盐地碱蓬的固碳能力为1 123.95 g/m2,是中国陆地植被平均固碳能力494 g/m2的227.5%,全球植被平均固碳能力405 g/m2的277.5%。潮上带则为460.5 g/m2,年均总固碳量为4 289.9 kg/a。总的来说,五垒岛湾滨海湿地盐地碱蓬固碳能力属于中上水平,但因分布面积不大,总的碳储量较小。  相似文献   
780.
在我国日益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污染对于土地造成的价值损失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在土地的价值评估中如何纳入环境因素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而国外的棕地(即污染土地)价值评估起步较早,实践较为丰富,本文在参考大量外文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外评估师的实践经验,对主要的国外棕地价值评估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并针对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和内涵定价法等四种不同方法的具体实践应用,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国外案例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内的棕地价值评估提供方法与实践的参考。在此基础上,本文也就学术界的争论对棕地价值评估方法中的污名、清理期间和风险评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提出棕地价值评估对我国四个方面的启示和借鉴:重视环境因素,为促进和激励土地环境整治提供依据;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土地用途转换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评估;公开环境数据,为棕地价值评估提供数据支撑;积累和借鉴经验,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