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18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代职业安全》2004,(3):10-11
1月17日到18日,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1月17日下午,记者旁听了第四组的讨论。海南、广东等6省主管安全的副省长,针对黄菊副总理的报告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展开了讨论。记者将现场录音整理成文字刊出,以便读者了解政府高层现在对安全的态度和看法,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把安全工作搞好(根据发言先后刊出)。  相似文献   
22.
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结合本厂实际,采用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做法,灵活运用 OSHMS 体系,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上真正实现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为企业营造了一个安全生产空间。其主要方面有三点:一是变过去只有行政部门抓安全生产为现在的行政、政工部门齐抓共管;二是为政工部门抓安全生产提供了一个好的工作平台;三是变过去的人管为现在的体系管,便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3.
教育和培训这两个词之间有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这两个词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下互换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将培训和教育混为一谈,但只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两个词所代表的意思其实并不相同.教育和培训所代表的教学方式不同,它们的目的也不相同.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教育,有些时候我们则需要培训,有时则是两者都需要.作为一个安全培训教师,应该知道各种情况所适应的对象,明白教育或者培训的实际应用场合,了解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4.
夏礼智 《中国环境管理》2004,23(3):47-48,62
在永安市环境管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永安市放射源环境管理存在问题,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5.
本文探讨了在电力工程项目中,从施工准备策划、工程实施到竣工验收等方面实施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经验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6.
公司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创建于1993年7月。产品商标为“铁将军”。公司已成为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摩托车防盗器研究和生产的龙头企业。现有职工660人,固定资产投资7800万元,生产厂房面积12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各类机动车防盗器300万套。总投资约1.2亿,占地82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新厂区正在扩建中,预计2005年5月建成。  相似文献   
27.
南京军区某弹药仓库通过建立健全责任机制,不断完善预防措施,扎实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多次被上级评为“安全预防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8.
青岛高敏视电子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01年2月的专门从事视频软硬件产品开发的高科技公司。公司现已开发成功MPEG4硬压缩格式的视频采集卡和网络摄像机,以及网络前置盒等高科技产品。公司具备相当的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29.
《安全与健康》2005,(6S):18-18
一、加大自查力度,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要求各校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检查,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督促校责任人限期整改,确保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0.
制定劳动契约法,确立劳动契约法的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的意见尚不统一。从保护劳动者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应当在劳动契约法中坚持保护劳动者原则,而有的专家认为如果在劳动契约法中引入倾斜保护,那么契约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从契约自由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应当引入诚实信用原则,也有学者认为诚实信用失之笼统,缺乏对劳动契约的具体指导价值。笔者认为,“实际履行原则”作为调整个别劳动关系的特有原则,既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劳动者原则相适应,又与契约自由所要求的诚实信用原则相衔接,能够具体地指导个别劳动关系建立、履行、变更、消灭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