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9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31篇 |
废物处理 | 15篇 |
环保管理 | 244篇 |
综合类 | 692篇 |
基础理论 | 55篇 |
污染及防治 | 21篇 |
评价与监测 | 10篇 |
社会与环境 | 323篇 |
灾害及防治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166篇 |
2013年 | 79篇 |
2012年 | 165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174篇 |
2009年 | 184篇 |
2008年 | 150篇 |
2007年 | 231篇 |
2006年 | 159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125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改革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主要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对农民进城就业、农民变市民准备不足。社会管理沿袭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以户籍定身份和权利不同等。农民工的就业、经济、社会权利受到严重损害。进入新世纪,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原则,大幅度调整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服务政策,引导社会管理发生重大转变。但是,改革进展不平衡,城乡二元体制对管理仍然影响较大。农民工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其边缘化的社会地位、权益受损害的状况形成反差,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2.
194.
195.
196.
青年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应从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角度高度重视青年就业问题。其中,尤其要高度重视文化技能水平低的青年的就业问题,特别是要为农村青年创造更多的受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本文将通过对中国青年就业状况的简要介绍,提出促进青年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活动,提高青年就业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7.
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就业形式和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镇2.4亿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等正规单位就业人数逐年减少,由1996年的57.4%下降到51.1%,个体、自营劳动者等灵活就业人员达到1亿人以上,这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多是灵活就业,中断参保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续保问题已成为影响下岗职工从事灵活就业意愿、妨碍其再就业的不利因素。研究分析和解决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扫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后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体制障碍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8.
日前,浙江省东阳市出台了《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办法规定:该市境内未办理退休(职)手续,并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形式就业的人员均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99.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保护制度研究、劳动派遣的法律规制、非全日制就业的法律制度探讨、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0.
劳动合同是劳动法律体系中一项基础的法律制度。但在我国国家层面的立法中,仅有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第三章对“劳动合同”进行过初步的规定。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日臻完善的情况下,《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显然已不能满足调整劳动关系的需要。此外,各省市自行出台的有关地方性法规,虽有其积极意义,但也造成劳动合同法律规范地位的降低,易引发不同地域在法律规定与适用上的冲突与混乱。因此,制定一部具有国家级权威性、统一性和时效性的《劳动合同法》,不仅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基础性劳动关系的需要,而且也为《集体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专门法的立法工作提供宝贵经验,从而为整个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