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84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数字     
劳动保障协理员也要持证上岗,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劳动保障部扩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52.
目前,我国的劳动就业形式依然严峻。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已经成为我国能否顺利推进改革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到,劳动就业问题的产生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众多相关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在我们探讨劳动就业问题的时候,必须找到影响劳动就业问题的相关因素并着力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以综合的,全局的目光对就业问题加以审视,才能真正把握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才能使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措施取得预期的效果,才能使劳动就业问题的解决走出简单应对的“陷阱”。  相似文献   
53.
《中国劳动科学》2005,(9):72-73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意见》(成委发[2005]33号),提出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完善再就业援助体系,完善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体系、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等五大举措,全面建立并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促进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充分的就业。  相似文献   
54.
青年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应从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角度高度重视青年就业问题。其中,尤其要高度重视文化技能水平低的青年的就业问题,特别是要为农村青年创造更多的受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本文将通过对中国青年就业状况的简要介绍,提出促进青年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活动,提高青年就业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就业形式和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镇2.4亿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等正规单位就业人数逐年减少,由1996年的57.4%下降到51.1%,个体、自营劳动者等灵活就业人员达到1亿人以上,这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多是灵活就业,中断参保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续保问题已成为影响下岗职工从事灵活就业意愿、妨碍其再就业的不利因素。研究分析和解决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扫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后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体制障碍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6.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保护制度研究、劳动派遣的法律规制、非全日制就业的法律制度探讨、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7.
劳动合同是劳动法律体系中一项基础的法律制度。但在我国国家层面的立法中,仅有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第三章对“劳动合同”进行过初步的规定。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日臻完善的情况下,《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显然已不能满足调整劳动关系的需要。此外,各省市自行出台的有关地方性法规,虽有其积极意义,但也造成劳动合同法律规范地位的降低,易引发不同地域在法律规定与适用上的冲突与混乱。因此,制定一部具有国家级权威性、统一性和时效性的《劳动合同法》,不仅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基础性劳动关系的需要,而且也为《集体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专门法的立法工作提供宝贵经验,从而为整个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8.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就业方面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全面促进就业的任务更为艰巨。  相似文献   
59.
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提高就业质量的重大举措,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月2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广西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意见。今年4月12H,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日益严峻。面对这一问题,让人们更加广泛关注和重视创业观的教育。大学生个人实行创业这一途径引起了社会大范围的关注。但面对教育的发展,我们仍然有许多的不足。本文对大学生创业观的教育中的难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以及对难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