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过程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南宁市北郊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经过炼山清理,营造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以及灌草坡自然恢复3种植被类型,分别对主要气象要素进行连续4 a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1)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太阳辐[射]照度日平均值分别为126.6和90.8 W·m-2,分别占灌草坡植被的50.4%和36.1%;并随着林龄增大林内太阳辐[射]照度呈波浪式下降趋势.(2)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年平均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分别比灌草坡植被降低0.7~0.8和1.8~2.7 ℃,并随着林龄增大温度逐渐降低.2种林分各年份空气相对湿度比灌草坡植被提高1~3百分点;并随着林龄增大而使林分内的增湿作用越明显.(3)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到5年生时,对林内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已达到了成熟林分的水平,且厚荚相思林优于尾巨桉林.  相似文献   
442.
不同氮、磷质量浓度下四尾栅藻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氮(N)、磷(P)初始质量浓度的培养液中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进行培养。利用Monod方程分别计算四尾栅藻对总氮、总磷的半饱和常数(Ks)。结果表明:当氮质量浓度大于4.0 mg.L-1,磷质量浓度大于0.20 mg.L-1时能满足四尾栅藻的正常生长。四尾栅藻最适生长的氮质量浓度范围为16.0-32.0 mg.L-1,磷质量浓度范围为2.0-5.40 mg.L-1。以磷为限制底物时的半饱和常数KsP远远小于以氮为限制底物时的半饱和常数KsN(KsN〉KsP),说明四尾栅藻对磷的亲和性高于氮。与四尾栅藻最大现存量(X)呈高度线性相关时的总氮质量浓度范围为0.50-32.0 mg.L-1,总磷质量浓度范围为0.02-1.0 mg.L-1。四尾栅藻特定增长率(μ)连续增加的总氮质量浓度范围为0.50-4.0 mg.L-1,总磷质量浓度范围为0.02-0.20 mg.L-1。  相似文献   
443.
悬浮颗粒对污水氯消毒“拖尾”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悬浮颗粒对二级出水氯消毒灭活大肠杆菌"拖尾"现象的影响规律.SS浓度越高,消毒拖尾区出现越早,灭活率越低.双对数回归对比表明,SS与灭活速度线性相关,浓度从6mg/L升高至85mg/L,总的灭活速度降低约10倍.采用多次拟合统计分析发现,SS浓度在10~55mg/L范围内,悬浮颗粒浓度与拖尾区起始时间及起始点对数灭活率线性相关(R20.99).在此范围内随SS浓度升高,拖尾起始点的时间由330min降低到55min,对数灭活率由5.8降低至0.8.有效去除SS不仅能够提高拖尾区灭活率,也可以提高消毒效率,降低消毒池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氯投量及低pH值均能一定程度提高"拖尾"区灭活率.  相似文献   
444.
三江平原稻田CO2通量及其环境响应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04年生长季对三江平原稻田CO2通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CO2通量日变化特征明显;月平均的CO2通量日变化幅度很大,6~9月,夜间最大净排放通量分别为0.23,0.23,0.18,0.12mg/(m2·s);白天最大净吸收通量分别为-0.14,-0.68,-0.66,-0.22mg/(m2·s).白天CO2通量的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明显相关,并且逐月变化.利用摩擦速度(U)的阈值进行筛选,夜间通量与温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同期观测的静态箱法结果表明,夜间通量与空气和土壤温度相关,整个生长季,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吸收的C为5.30t/hm2.  相似文献   
445.
农田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同小娟  李俊  于强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8):1393-1401
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涡度相关观测,对农田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LUE)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生态系统的LUE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小麦田和夏玉米田的最大日平均LUE分别出现在4月中下旬和8月初。2003~2005年的季节平均LUE冬小麦田分别为0.8、1.2、1.0 gC·MJ-1;夏玉米田分别为2.0、1.9、2.0 gC·MJ-1。冬小麦田的LUE随叶面积指数(LAI)增加呈对数增长。在玉米田,营养生长阶段的LUE随LAI增加先增后降;生殖生长阶段的LUE随LAI减少线性降低。相同LAI下,玉米生殖生长阶段的LUE明显低于营养生长阶段。LAI大于4时,冬小麦田和夏玉米田的LUE均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线性下降。夏玉米田LUE随饱和差(VPD)增加而降低,而冬小麦田LUE与VPD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446.
不同磷质量浓度对穗花狐尾藻和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02、0.1、0.2、0.4、0.8 mg·L-1)磷对穗花狐尾藻和轮叶黑藻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磷质量浓度为0.2 mg·L-1时,是轮叶黑藻适宜生长的磷质量浓度,表现为分枝数、株高和根长均显著增加且达到最大,而穗花狐尾藻的适宜生长磷质量浓度为0.4 mg·L-1.两种沉水植物株高和根长增加量在磷质量浓度小于0.2 mg·L-1时,表现为轮叶黑藻大于穗花狐尾藻;当磷质量浓度大于0.4mg·L-1时,表现为穗花狐尾藻大于轮叶黑藻.实验结果表明,穗花狐尾藻比轮叶黑藻更能耐受高质量浓度的磷,并且两种沉水植物适宜生长的磷质量浓度都高于目前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的磷质量浓度,也远高于湖泊富营养化的磷质量浓度标准(0.02 mg·L-1).因此,单纯的磷质量浓度并不是富营养化水体中沉水植物退化消亡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47.
2000年北京沙尘暴源地解析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5  
2000年我国北方春季干旱少雨,气温回升快,低涡频繁侵入,4月3~9日连续3次冷空气活动,造成了北京地区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笔者利用卫星云图和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分析了该次沙尘暴源地及沙尘输送机制。结果证明,北京沙尘暴初始源地为蒙古高原及冷涡移动路径上的沙漠戈壁地区;北京周边地区裸露地的沙尘在气旋尾部上升气流的扰动下,亦形成了边界层的近距离输送。   相似文献   
448.
汞、镉污染对轮叶狐尾藻的毒害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不同浓度Hg2+、Cd2+溶液培养沉水植物轮叶狐尾藻植株,比较研究重金属离子对其生理指标及超微结构的影响.Cd2+污染时,轮叶狐尾藻叶片、茎出现黑色斑点,而受Hg2+ 污染时均匀褪绿,未出现斑点.Hg2+ 、Cd2+污染均使轮叶狐尾藻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较低浓度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加大、污染时间的延长,则导致其相应生理指标下降.电镜结果显示:叶细胞受Hg2+ 、Cd2+毒害后,染色质呈凝胶状,膜系统解体,核糖体消失.研究表明,在相同处理浓度和时间条件下,Hg2+ 毒性较Cd2+强,Hg2+ 对轮叶狐尾藻的快速致死浓度为1~2mg/L,Cd2+为3~5mg/L.  相似文献   
449.
CAF涡凹气浮——混凝沉降工艺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描述了CAF涡凹气浮———混凝沉降工艺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造纸厂预处理后的废水中BOD5、CODCr、SS和TP经涡凹气浮和混凝沉降后去除率达90~995%。出水水质达到造纸工业废水排放1级标准。(GB3544-92)  相似文献   
450.
张红 《四川环境》2022,(1):126-135
水资源匮乏成为当前世界改善沙漠生态环境面临的凸出问题之一,合理利用企业尾水成为缓解甚至实现改善沙漠环境的一种尝试。研究以群克消纳地沙漠尾水处理工程为例,提出一种针对尾水沙漠综合利用的新型技术模式。通过研究分析尾水对周边水域、土壤以及绿地植物、脊椎动物、水体生物的影响,结合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沙漠尾水综合利用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群克消纳地尾水沙漠综合利用的规范化技术新型技术工程有利于周边生态环境变好,对动植物、水体、土壤等没有不良影响;水域边上植被盖度增加,对周边活动沙丘固定起到初步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周边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以及生长发育的环境基础;区域生态环境恢复良好,形成了与区域自然水体类似的生态系统结构,群克消纳地尾水处理工程形成的稳定的生态系统表明,在沙漠中采用无害、生态性的尾水处理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