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前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中,一方面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指数构建方法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刻意追求统一的指标体系而忽视了不同行政层级间的差异性,对层级间指标衔接等问题缺乏考虑。依照生态文明内涵以及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生态文明考核指标要求,提出各行政层级构建“橄榄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框架体系。该指标体系强调国家的顶层宏观引导作用,并以市县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为基础,向上构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向下构建乡镇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体现“国家—省—市县—乡镇”之间的整体性、衔接性、协调性,真正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是“自上而下引导力”和“自下而上推动力”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和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22.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用人单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但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尚存在某些不完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本文认为,应该提高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立法层级,扩大立法参与主体,统一和细化最低工资组成部分标准,明确最低工资调整的周期,以及强化用人单位法律责任和法律监督,以提升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23.
参考《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等资料,结合小区域的特点,研制了《小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以无锡市胡埭镇为例,介绍了清单的结构、核算方法、活动水平数据获取要求和排放因子选取方式,通过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城市以下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24.
虚拟团队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与合作,其成员超越时空、组织与职能边界,拥有共同的目标且彼此高度相互依赖地开展工作的团队。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各国管理学者和实业家已经开始对虚拟团队表示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认为在未来的组织形态中,虚拟团队将占据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5.
闽新轴带城市铁路网络及可达性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闽新轴带高质量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列车时刻表数据,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达性方法对闽新轴带铁路网络密度与层级、可达性及一日交流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闽新轴带的网络密度由12.89%增长至29.94%,武汉、西安、南昌的规模分列前三;铁路网络区外联系密度与强度均显著提升,多层级铁路网络结构分别显示出城市群核心区扩张演化及其结构拓展细节,高层级网络结构与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吻合;闽新轴带城市可达性均获得较大提升,区域、省域及城市尺度间可达性提升差异明显;高铁网络的发展对中心城市的一日交流圈范围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分析了闽新轴带铁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6.
城市防灾减灾设施的层级选址问题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城市防灾减灾设施的层级选址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针对高低级设施相对独立和相互从属的层级选址问题进行了建模.依据城市防灾减灾设施选址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两阶段的层级选址过程:(1)使用位置集合覆盖模型确定能覆盖全部需求点所必需的最少设施数量和位置,作为基本等级设施的选址;(2)对独立型层级选址问题,使用最大覆盖准则确定高级设施的位置,对从属型层级选址问题,使用极小和准则确定高级设施的位置.对层级选址问题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在上期聚焦栏目我们刊登了《美国灾害复建快速评估机制》(上),介绍了该机制的政策层级和管理协调决策层级,本期我们来关注该机制的第3个层级——执行作业层级。 相似文献
28.
为查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水质及污染状况并区分天然背景和人类污染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进行了地下水采样和测试,利用层级阶梯评价法,对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受到天然背景和人类污染的共同影响,Ⅲ类和Ⅳ类水为主要水质类别,各占45.9%,主要的超标指标为硝酸盐、锰、砷、总硬度等,研究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程度为轻微,农业面源污染和未经处理的生活排污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相比传统的单因子评价数学方法,层级阶样评价法将污染源纳入考虑,突出了人类污染属性,对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决策。 相似文献
29.
企业不同层级员工安全文化培训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全文化在事故预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培训是企业安全文化改善技术手段的重要方面。本文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管理课题组现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来自山东、河南、山西、东北4个省的10个样本煤矿的四类层级员工——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一线员工的安全文化初始测量值、两次培训后的提高幅度值和32条核心理念的得分情况。得出初始安全文化测量值不同层次员工的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一线员工;第一次培训后提高幅度值从高到低为:班组长,专业人员,管理层,一线员工;第二次培训后提高幅度值从高到低为:班组长,一线员工,管理层,专业人员并分析了得分高低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