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姚婷 《绿色视野》2008,(9):40-44
案情回放2008年3月30日,山西省发生了"壶流河跨省重大水污染事件"。2008年3月30日中午,河北省环保局致函山西省环保局,称河北省蔚县境内壶流河水库发生严重污染事件,根据  相似文献   
222.
山西省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及其对臭氧生成贡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闫雨龙  彭林 《环境科学》2016,37(11):4086-4093
根据统计年年鉴中主要的人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的行业活动水平和文献中查阅到的VOCs排放因子和组分特征,计算了山西省2013年的人为源VOCs的排放量,计算了臭氧生成潜势.计算结果显示山西省2013年人为源VOCs排放量为72.37万t,最主要的排放行业是工业排放源和移动源,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6.47%和24.28%;在工业源中,焦炭生产和化学品生产的VOCs排放量分别为19.06万t和3.88万t,分别占工业排放行业总排放量的72.22%和14.72%,是工业排放行业中最大的排放源;2013年山西省各个排放源排放的臭氧前驱VOCs共43.59万t,所产生的臭氧生成潜势总量为176.99万t,对总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是移动源、燃烧源和工业排放,分别占总臭氧生成潜势总量的40.35%、26.43%和24.95%.结果表明:煤化工行业VOCs排放量显示了山西省独特的以煤为主的单一化、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导致了机动车的VOCs排放量巨大;移动源和工业排放源排放的VOCs所产生的臭氧生成潜势巨大.总之控制山西省的VOCs排放及其带来的臭氧污染应主要关注于控制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  相似文献   
223.
山西省近50年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山西省62个地面气象站50a(1959—2008)的月日照时数系列数据,对全省13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较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近50a山西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65.40h-(10a^-1),且最近26a减少更为明显。(2)春夏秋冬4季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夏秋冬3季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尤以夏季和冬季减少最为突出(分别为-28.06h·(10a)^-1和-23.45h·(10a)^-1);(3)除4月日照时数略有增加之外,其余11个月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7个月(即1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和12月)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且以6月减少最为突出(-14.40h·(10a)^-1)。(4)在全省17个综合治理规划地区中,16个地区的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主要以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即第6、第7和第8地区)减少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24.
靳善忠 《环境保护》2007,(5A):19-20
山西是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任务十分艰巨。自2003年国家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将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225.
工矿企业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区域转型的关键要素,研究工矿企业空间集聚的格局特征及驱动机理对于揭示资源型地区转型的空间过程及空间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为例,基于煤矿企业点数据,综合采用多种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1990—2017年经济转型阶段,山西省煤矿企业空间集聚的格局演变及区位指向变化。进一步构建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山西省煤矿企业空间集聚演变的影响因素,解释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煤矿企业整体集聚变化相对稳定,但发展内涵发生显著变化,企业趋向大型化、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2)煤矿企业空间集聚逐步与煤层埋深线的岩层走向相吻合,并且表现出低坡度指向性、临交通线指向性特征。(3)宏观尺度上,煤矿企业空间集聚呈现以点状集聚为主到点状集聚与沿煤层线带状扩散并存的演变趋势;微观尺度上,煤矿企业核密度降低区域与核密度增加区域具有地理邻近性特征,空间上表现为煤矿企业的远郊区化过程。(4)资源禀赋对煤矿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显著,地形坡度、路径依赖、省道、企业所有制性质、固定资产投资、区域面积等对煤矿企业的区位选择也具有显著影响,但是作用方向和强度存在差异;城镇化水平、铁路、高速公路等对煤矿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不显著。回归结果表明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受自然基底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区域发展阶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6.
山西省城市污泥农用潜力与安全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是限制污泥农用的主要泥质因素,本研究对山西省不同地区城市污泥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污泥pH为6.76~7.78、N+P2O5+K2O含量为3.03%~21.39%、有机质含量为18.5%~68.8%、重金属Cu、Zn、As、Hg、Pb、Cd和Cr含量分别为61.1~225.4、76.2~1 557.1、11.5~29.1、0.2~1.7、13.5~89、0.5~8.6和108.9~328.1 mg/kg,均符合农用泥质标准(CJ/T309-2009)中限定的泥质要求。依据山西省不同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山西省不同地区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大小顺序依次均为Pb> Zn> Cr> Cu> As> Hg> Cd。以年施入污泥量7 500 kg/(hm2·a) 计算,山西省晋北地区污泥连续施用年限为大同市约为117年,朔州市约为217年,忻州市约为133年,晋中地区太谷县约为6年,晋东南地区晋城市约为163年,长治市约为29年。  相似文献   
227.
多年来,临汾市多次名列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空气质量最差的重点城市之列,对其大气污染的时间分布特征和潜在源区进行分析对其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5—2019年临汾市5个国控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6种空气污染物(SO2、NO2、CO、O3、PM2.5和PM10)浓度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使用HYSPLIT模型研究了该市空气污染物的时间变化特征、轨迹输送特征和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PM2.5和PM10的年均浓度均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Ⅱ级标准,SO2仅在2016—2017年超过该标准,其余3种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均低于该标准。6种污染物2015—2019年的月均浓度的变化特征表现为O3浓度呈以6、7月为中心的近似正态分布,SO2、NO2和CO以及PM2.5和PM10浓...  相似文献   
228.
基于GB 19147—2013/2016《车用柴油》,以山西省车用柴油抽检样品为对象,分析2015—2018年车用柴油实际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2015年抽检样品合格率最低,为58.3%,随后样品合格率以11.7%的年均增长率升至2016年的70.8%和2017年的82.1%,2018年抽检合格率稍有降低,为81.3%。其中国Ⅳ、国Ⅴ、国Ⅵ样品合格率分别为65.3%、78.9%和97.4%。不合格样品主要超标项目为硫浓度和闪点,超标样品硫浓度平均值为(671.7±1 061.4)mg/kg,闪点平均值为(47.0±9.4)℃。空间上,山西省车用柴油抽检样品合格率呈现以“2+26”城市为主的中东部城市高、西南部城市低的规律;时间上,各城市的车用柴油合格率变化呈稳定改善型、后进追赶型和恶化型3种类型。建议建立分级分区精准油品监管制度,加强对车用柴油的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229.
近年来,拥挤踩踏事故屡见不鲜,众多生命瞬间即逝,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痛。 2008年12月12日,山西省运城市中银大道一家休闲足疗店发生火灾,引发楼内人员一片混乱,导致群体性踩踏事件,造成7人死亡,10人受伤……  相似文献   
230.
山西省“三生”功能协同/权衡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庆  郭青霞  丁一  张扬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5):1195-1207
为探究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协调情况,基于综合评价模型和力学平衡模型,选用2005年、201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和统计数据,测度山西省“三生”功能时空演变及协同/权衡关系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8年“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明显,生产功能为下降态势,呈现出“平原高,山区低”的分布格局;生活功能持续上升,空间分布与生产功能相似;生态功能呈上升状态,但需注意恶化倾向,空间格局稳定。(2)研究期间,“三生”功能协同性显著提升且趋势合理,空间分布与生产、生活功能趋同。(3)依据“三生”功能协调度偏离情况,划分功能主导区和提升区,明确各县域功能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