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安全科学   483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536篇
基础理论   198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71.
地处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东端的科尔沁沙地,是我国现代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选择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阶段(非沙漠化、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沙漠化)农田,研究了沙漠化发展过程对土壤有机碳、全氮、颗粒组成、土壤温度、土壤持水能力以及作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农田的风蚀,土壤发生粗化和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环境明显恶化,导致生物产量大幅度下降。从非沙漠化农田分别到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沙漠化农田,100 cm深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34.4%、52.8%、81.6%和90.9%,全氮含量下降42.4%、58.5%、82.7%和92.6%。从非沙漠化农田到严重沙漠化农田,2~0.1 mm的土壤颗粒含量从64.4%增加到96.1%,0.1~0.05 mm的颗粒含量从28.8%减少到2.7%,小于0.05 mm的颗粒含量从5.9%减少到0.7%。严重沙漠化农田土壤温度比非沙漠化农田高3.0℃,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比非沙漠化农田低45%和53%,单株地上部生物量比非沙漠化农田低31%。非沙漠化、轻度、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农田单位面积玉米产量分别比严重沙漠化农田高3.4、3.5、2.5和1.5倍。在科尔沁沙地,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增施有机肥是防止农田沙漠化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72.
三裂叶蟛蜞菊入侵对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采样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入侵对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野外采样的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长期入侵后土壤pH值与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相比显著降低,两者生长的土壤环境中pH值分别约为6.30和6.71左右;三裂叶蟛蜞菊的生长提高了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其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蟛蜞菊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71.74%、78.89%、188.57%和46.36%,说明三裂叶蟛蜞菊长期入侵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了土壤中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含量.短期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经三裂叶蟛蜞菊和蟛蜞菊生长后的土壤环境中pH值与空土对照(CK)相比均显著降低,三者的pH值分别约为6.31、6.40和6.51左右;与CK相比,三裂叶蟛蜞菊生长后土壤中的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别下降了9.94%和33.21%,速效钾含量上升了55.27%,而有机质、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三裂叶蟛蜞菊和蟛蜞菊生长后的土壤中脲酶活性与CK相比均显著降低,而过氧化氢酶在三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蟛蜞菊的生长还提高了磷酸酶的活性.由此,我们认为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两个阶段,在入侵前期可能通过快速消耗土壤养分进行群落结构的构建,在群落建成的中后期则通过改变其入侵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形成对自身生长发育和种群扩张有利的土壤微环境,达到成功入侵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effects of shear force on anoxic granular sludge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wo SBRs (SBR1 and SBR2) in which sodium acetate (200mg COD·L^-1) was used as the sole substrate and sodium nitrate (40 mgNO3-N·L^-1) was employed as the electron acceptor. The prelimin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ultivate anoxic granules in the SB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hear force on the formation of anoxic granular sludge and to compare the properties of anoxic sludge in the SBR. This study reports new results for the values of average velocity gradient, a measure of the applied shear force, which was varied in the two SBRs (3.79 s^-1 and 9.76 s^-1 for SBR1 and SBR2 respectively). The important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highlight the dual effects of shear force on anoxic granules. A low shear force can produce large anoxic granules with high activity and poor settling ability, whereas higher shear forces produce smaller granules with better settling ability and lower activ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anoxic granul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ength of the shear force. For high shear force,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1) granules with smaller diameters, high density and good settling ability were formed in the reactor, and 2) granular sludge formed faster than it did in the low shear force reactor (41days versus 76 days). Once a steady-state has been achieved, the nitrate and COD removal rates were found to be 98% and 80%, respectively. For low shear force, such as was applied in SBR1,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1) the activity of anoxic granular sludge in low shear forc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igh shear force, 2) higher amount of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s) were produced, and 3) large pores were observed inside the larger granules,which are beneficial for nitrogen gas diffu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anoxic granules in both reactors showed that the morphology of the granules was ellipsoidal with a clear outline. Coccus and rod-shaped bacteria were wrapped by filamentous bacteria on the surface of granule.  相似文献   
674.
汶川地震对龙门山地区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汶川地震后龙门山东、西坡及过渡区域典型山地滑坡体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未破坏的原生土壤相比较,3个区域滑坡迹地土壤砂粒含量均显著升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总矿质氮、土壤粉粒和粘粒含量显著降低;滑坡体土壤pH值在东坡和过渡区显著升高,西坡升高不明显;东坡和过渡区滑坡体土壤氨态氮含量与矿质氮/全氮比值显著降低,而西坡差异不显著;土壤碳/氮比值在过渡区显著下降,东坡和西坡差异不显著.此外,3个研究区域滑坡体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显著.滑坡迹地表征土壤质量的指标(土壤质地、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地震对滑坡体土壤产生了明显的破坏作用;土壤的碳损失率大于氮损失率,并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土壤的碳缺失.地震对龙门山区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仅有氨态氮存在扰动与空间区域的交互作用,其余理化指标的扰动结果均不受空间区域差异均的影响.这暗示地震有可能是通过对土壤剖面层次的破坏和扰动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生态气候类型差异对于滑坡迹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效应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75.
执法工作干长了,都有必要去看心理医生.因为执法人员的心理基本都是“拧巴”的. 当执法人员检查到一家安全管理很到位的企业,查了半天,什么问题隐患都没发现,文书下不了,提点建议都难.你猜,执法人员是个啥心情?按照常理,企业这么负责,管理如此到位,这不正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一直追求的吗?  相似文献   
676.
2010年7月,何某与某民营医院订立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担任该医院住院部的护士。在医院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中有这样一项条款:试用期6个月,何某在试用期的工资每月800元,试用期满后每月工资1000元。  相似文献   
677.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劳务派遣用工的引入,是为了规避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的限制,以及在不调整原来的直接用工劳动者既得利益的情形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因此,"同工不同酬"和"非三性"岗位等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劳务派遣是市场对用工方式比较之后的理性选择,所以,对它应是规范而不是扼杀,应继续发挥劳务派遣形成市场化工资价格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并使其服务功能规模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678.
岗位绩效工资制作为一种相对先进的工资制度,正在得到企业的普遍青睐和广泛应用,企业都希望借助岗位绩效工资制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是,从部分企业的实践来看,目前实施的岗位绩效工资制还存在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679.
接班人计划是指企业为其关键岗位选拔具有较高潜质的内部人才,并对他们进行系统开发和培训,以确保企业的人才储备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企业接班人计划关注的是组织经验的不断延续和继任人员的潜力挖掘,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接班人计划实施的流程明确需要继任的关键岗位需要继任的关键岗位是指那些在企业运营中发挥关键作用,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岗位。  相似文献   
680.
岳富伟 《安全》2012,33(5):38-39
正岗位是企业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担负着企业各个生产行为的执行和落实,是企业最终端的单元。做好岗位安全管理不仅关乎岗位职工自身的人身安全,更是做好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岗位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这企业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