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5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施倚 《劳动保护》2012,(7):116-116
编辑同志:我们是福建一家国营企业。今年三月份,我公司组织职工开展兵乓球比赛,各车间组队参赛。在一场比赛中,一位岁数较大的职工向某扑球时不小心跌倒,把右肘摔伤,造成骨折。请问:公司组织兵乓球赛等活动受伤应该算工伤吗?  相似文献   
482.
483.
中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伤保险是针对工业化社会客观存在的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所强制采取的保障工伤职工基本权益的社会保险项目。工伤是造成贫困人群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工伤事故直接损伤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且对工伤人员家庭甚至连带数个家庭造成沉重的生活负担及其经济和心理伤害。因此,工伤保险一直是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所特别关注的劳动领域里重大社会和经济问题。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获得了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84.
上下班途中遭车祸拟不再算工伤,用人单位在发生较严重工伤事故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不给员工上工伤保险的单位要缴滞纳金、罚款,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将有所提高——即日起至8月15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就《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民意。  相似文献   
485.
为了解决目前国内现有工亡率数据所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引入我国工伤保险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2006—2016年我国及各地区的工亡率变化趋势, 进而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测算全国及各地区的工亡率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我国总体工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整体水平仍偏高;西部明显高于东、中部,但东、中、西部之间的工亡率差异在缩小;东部、中部和西部内部各省市之间的差异还比较大。最后,提出设定管控工亡率指标时要注重追求本质上的进步,各地应采取措施解决不平衡的问题,完善标准化工亡报告制度,选择更高水平的国际对标体系。  相似文献   
486.
陈刚 《劳动保护》2008,(1):48-49
国务院2006年发布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起预防工伤事故的有效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伤康复制度。”这一要求为我国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认真贯彻《纲要》,积极推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487.
488.
我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 ,对工伤保险基金的稳定性、工伤预防效能的发挥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等多方面产生直接影响。笔者在调查和研究我国工伤保险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欧美等国的成功经验 ,分析了我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存在的问题 ,并在差别费率划分、档次、费率调整、风险共担模式、收支平衡和促进工伤预防等方面提出了独自见解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9.
企业工伤风险分级是合理确定企业工伤保险费率,实现工伤保险事故预防功能的重要基础。在明确企业工伤风险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工伤风险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工伤风险的结构模型;通过对企业工伤风险评价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业风险灰色预测评价方法和个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企业工伤风险分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90.
《中国劳动》2005年第12期刊载了史友兴、屠小民所写的《18年后申请工伤认定是否超过时效》的文章(以下简称《文章》)。《文章》中提到的47岁的杨某,系某集团公司的职工,1986年因工左前臂截肢,公司从未否认杨某的工伤事实。2004年7月杨某向当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区劳动保障局以杨某的工伤事故距今18年,已超过1年的法定申请时效为由,下达了不予受理通知书。杨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认为,《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75号,以下简称《条例》)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杨某在7月申请工伤认定,并未超过1年的时效规定。因此判决撤销了区劳动保障局的《不予受理通知书》。劳动保障局不服,上诉二审法院,二审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最终区劳动保障局对杨某的工伤事故作出了《工伤认定决定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