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45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232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7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利用ANSYS/LS DYNA非线性动力有限元程序的显式 隐式连续求解功能 ,模拟了板料成形过程与卸载后板料回弹变形的全过程 ,得到了成形过程中任一时刻各处的应力和应变值及卸载后板料的回弹结果  相似文献   
192.
此文对轻型汽车后桥壳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模具结构、制造及工作原理。阐述了只有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法及模具结构,才能提高工件质量。  相似文献   
193.
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雷击火已成为引发我区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高纬,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每年4~7月都有雷击闪电发生.来自极地大陆性冷气团或变形的冷气团.通过大兴安岭林区易产生雷暴天气,引发雷击火出现.实践证明,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多发区,雷击火已引发多起重特大森林火灾.内蒙大兴安岭地区的雷击火占该区总火源的18%,最多年份可达38%.喜桂图旗、鄂伦春旗和额尔古纳左旗等地的雷击火,在有的年份可占这些地区总火灾的76%.  相似文献   
194.
谭伟  赖书林 《环境》2006,(Z1):134-135
工程上一般将深度超过6米的基坑称为深基坑,由于支护工程难度大,专业性强,影响因素多,成为地下工程中必须慎重对待的关键问题.本文对珠海金域水岸商住楼地下室基坑支护方案选择进行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选定基坑支护方案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5.
采用可利用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1株β-Proteobacteria菌进行MTBE在密闭系统中的降解试验,确定了该菌降解MTBE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液初始pH值7.2,初始细胞浓度107 cells/mL,初始MTBE浓度为25mg/L.考察了密封培养系统内培养液溶解氧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系统密闭前充入氧气可提高菌体对MTBE的降解速率.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到MTBE降解主要中间代谢产物是叔丁基醇、异丙醇、丙酮.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下定量分析,得到降解过程中主要中间代谢产物的浓度变化曲线,据此推断MTBE的降解途径属于"丙酮途径".  相似文献   
196.
昆仑山区构造区划初探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青藏高原虽然经过了多次考察,已经基本摸清了高原的构造格架,然而高原西北部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的构造区划仍很不明确。经过这次考察,获得了大量新资料;新发现了库地-苏巴什为一条独立的更早阶段的重要构造界线。考察发现麻札-康西瓦-木孜塔格构造带与东面的昆仑山口-玛沁构造带相联,是真正原第四缝合带所指。由以上这两条构造带把昆仑山分成了北带、中带与南带3部分,而南带从构造发育历史看它与可可西里-巴颜喀喇区相联,不属于真正的昆仑构造区。  相似文献   
197.
针对传统接触式瞬时速度测量方法的局限性,采用非接触测量技术粒子图像测速仪(PIV)获得了突扩巷道流场纵向截面风流分布特征。实验表明:瞬态风流分布"瞬息万变",而时均流场中,突扩前平直巷道时均速度流线基本呈平滑直线,突扩后上下隅角有大涡存在,但呈现不对称分布,并且涡流区内风流方向极不稳定,且风速值相对于主流风速很低,约在-0.6~0.6 m/s之间波动,表明在煤矿井下测风时可以有条件地忽略涡流区;受突扩大涡湍流脉动影响,风流在距离突扩界面150 mm处开始呈现上扬趋势,突扩断面纵对称轴上风速分布峰值拐点发生了震荡性偏移;当下隅角回流区结束后,风速分布峰值拐点渐渐下移并逐渐呈现对称趋势,回流区内断面风速整体呈现出"Ω"型分布形式。为井下更为复杂的风流湍流流动研究提供了实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8.
针对黄土遇水后湿陷产生陷穴并引起埋地管道悬空这一过程中管道的力学行为,以基于弹塑性地基的黄土湿陷区悬空管道力学模型为基础,从湿陷原因和机理出发,建立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模拟了土体湿陷过程和沉降变形,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对验证;进一步的计算和回归分析得到了管道最大位移、最大von Mises应力与地表土体湿陷沉降量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得到了最终湿陷情况下管道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和湿陷区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湿陷沉降是管道和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湿陷前期管道与土体一起运动,位移和应力增加较快,而管道下方土体脱离管道产生陷穴后则增长较慢;管道最大位移和土体湿陷沉降量间呈对数函数关系,而管道最大von Mises应力和土体湿陷量呈指数函数关系;湿陷区管段向下弯曲变形会在3个位置形成应力集中区,湿陷区范围增大会引起管道应力和变形的明显增加,且3个区域的最值分布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9.
页岩气开发具有施工压力大、排量大、改造规模大的特点,使得压裂套管处于复杂力学环境中。挤压、剪切和弯曲等载荷共同作用,易引发套管挤毁变形,进而导致后续作业时井下工具下入遇阻。但目前研究多针对压裂套管的单一失效原因,难以保障其完整可靠性。鉴于此,针对页岩气大规模压裂作业特点,从不同薄弱位置(如垂直段、造斜段、水平段)、不同自身规格(如钢级、外径、壁厚)和不同约束条件(如内压、孔径、螺距)等多角度,系统辨识套管变形的失效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压裂套管三维模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套管内压变化引起套管应力、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形态,明确套管变形的大小以及与载荷变化的关系,并揭示套管变形的位置及影响因素的临界值。结果表明:压裂套管的造斜段最大变形、水平段应力集中现象较为严重,属于危险脆弱点;且套管最大应力、最大位移随内压的增加而近似成线性降低关系。  相似文献   
200.
针对渝阳煤矿松软破碎突出煤层的支护难点,计算设计了锚杆和锚索的长度、间排距、锚固长度及锚固力等参数,并在2810回风巷进行了锚网索梁联合支护试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锚网索梁支护后巷道顶底移近量、两帮移近量和顶板离层量都远小于架棚支护巷道,锚杆和锚索的锚固力都达到了设计值。研究表明,锚网索梁支护方式能够应用于松软突出煤层,可提高煤巷围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