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0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898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331篇
综合类   1519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266篇
灾害及防治   157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IPCC的清单方法对中国历年碳排放进行了核算,以区域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对生产我国满足国民经济最终消费的产品(服务)量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量进行了分析,并对碳排放足迹及各部门之间的碳关联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①中国2002年碳排放足迹为176 528.10万t,人均碳足迹为1.374 26t/人,其中大部分源于国内最终使用的排放。②从足迹类型上看,中国属于价值量顺差与碳排放足迹逆差共存型,即碳排放净输入国。贸易额增长对碳排放足迹的增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③制造业、电力、热力行业与农业的排放足迹占到了总排放足迹的80%以上,是对碳排放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部门。④足迹影响力分析显示,电力、热力行业占据了碳排放足迹需求的强势地位;足迹感应力分析表明,国民经济及其相关产业对电力、热力行业和制造业碳排放的拉动力最大。  相似文献   
992.
生物柴油是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类作物、油粽和黄连木等油料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废油等为原料而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一种新的清洁能源。这种燃料突出的特点就在于有良好的环保性,柴油车使用后,排放的尾气中不含二氧化硫,而且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排放量也大为降低。一般柴油分子是由15个左右的碳链组成,  相似文献   
993.
建筑安全是建筑企业永恒的主题,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事故的对策,尽最大努力避免各类伤害事故发生,是建筑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共同的责任。笔者从搜集和整理的七类事故案例入手,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94.
200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筑企业事故多发,成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当年全市共发生死亡事故26起,死亡3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84万元,同比分别上升18.18%、47.83%和135.97%。为了遏制和扭转全市建筑企业事故多发的势头,推动和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哈尔滨市总工会从2008年春季开始,在全市下岗的“4050”人员(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下岗人员群体)中招收聘任了50名工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建筑设计多以高层、超高层为主,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给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安全方面提出了诸多挑战,而如何尽可能地从根本上杜绝火灾的发生,并保证火灾发生后室内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疏散,成了诸多挑战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96.
招标信息     
《中国环保产业》2009,(10):64-64
一、新建中医疗综合楼、生活用房、传染病房、污水处理及垃圾收集等工程 所属行业:市政建筑 所属地区:贵州省 项目性质:新建  相似文献   
997.
城市人口饱和、建筑空间拥挤、交通阻塞……这一系列问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而降临。这时,人类将目光投向了地下。巨大、幽暗的地下空间被开发成了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场所,地铁也在黑暗中从城市的一端穿行到另一端。  相似文献   
998.
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某钢铁企业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遇到了大型煤气储柜周边防火间距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与各位专家、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99.
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具有指标不全、笼统失真和信息滞后等缺点,论文通过抽样入户调查和单位访谈,获取广州33个典型居住区、2 045个家庭、5 188个人口的第一手数据,定量分析广州居住区碳排放,具有以下特征:①人均总碳排放量为3 289.00 kg/(年·人)。家庭碳排放结构比大约为能源:物质:交通=6:2:2。其中,电耗碳排放比例最大,其次是交通和食物。②广州居住区碳排放数量和结构在不同住区、不同面积、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能源和交通碳排放上,表明居住区碳排放与住房面积、住区类型、区位和收入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能够为居住区低碳规划设计和城市低碳管理提供具体目标方向和指标量化依据,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碳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个人碳排放交易是一种将碳排放权分配给个人的总量交易政策工具。不同于上游的总量交易以及碳税等政策工具,个人碳排放交易因其能够推动个人直接参与碳减排而受到关注。鉴于碳排放总量覆盖范围、碳排放权分配以及清缴方式的差异,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个人碳排放交易在政策公平、效率和效果方面有不同表现,而不同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在上述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认为,基于人均排放进行配额分配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更能体现个人在碳排放权方面的平等性。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即使考虑不确定性,个人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成本远高于上游的总量交易系统。如果仅仅考虑减排本身的收益,可能不足以覆盖其成本。因此,个人碳排放交易激励公众参与减排行动所能带来的其他政策效果的探索和评估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通过对个人碳排放交易执行方式的细致研究发现,个人碳排放交易并不必然激励公众直接参与减排,公众的参与是与方案的具体设计直接相关的。因此,更为具体的方案设计,包括考虑各种市场主体潜在反应基础上的政策设计是未来个人碳排放交易系统评估的研究基础。而政策设计需要在激励公众参与和成本控制、效率与公平间不断权衡。此外,对于个人碳排放交易系统的成本边界的设定、对不同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累退性的比较、对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与其他能源或环境政策交叉性的评价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