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1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51篇
综合类   738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16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使用内梅罗指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计算法对巴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巴河流域的污染来源主要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化肥污染,巴河流域的水污染主要为面源污染.提出严控污染物排放、优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加大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护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及用水受益方向流域内水环境...  相似文献   
62.
通过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有效地规范和管理流域内的各种行为,清晰地界定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自2019年漓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以来,尽管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立法滞后、资金供给不足、上下游政府协调不足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应当加快立法进程,科学制定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拓宽横向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强上下游政府间的协作,推动漓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和完善,促进漓江流域上下游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3.
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也是激励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积极性、体现生态系统服务改善价值、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基于成本收益双视角,以渭河流域为例,运用全成本法和选择实验法测算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成本收益,进一步借助鲁宾斯坦议价模型核算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上游甘肃省的直接治理成本约为35021.27万元/a,间接成本约为107112.26万元/a,全成本约为142133.53万元/a;(2)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能够为中下游陕西省带来的收益为252912.96万元;(3)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本收益明确的前提下,若上游地区在协商中具有完全耐心或中下游地区完全没有耐心,则上游获得全部净收益,补偿标准为252912.96万元/a;若上游地区完全没有耐心,且当中下游耐心程度(贴现因子)为0.5时,则双方将均分净收益,即补偿标准为197523.25万元/a.总的来看,研究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析及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提供了可行思路,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定议价双方贴现因子进行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64.
应急管理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全力支持湖北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2月17日,根据湖北省请求,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湖北省紧急组织调拨第三批中央救灾物资5万床棉被、1万张折叠床,用于群众转移安置和隔离观察,以及为方舱医院提供支持,帮助湖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累计向湖北省调拨了19.8万件棉衣、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5.
生态补偿机制是打破黄河流域零散化环境保护,应对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该研究在共享视角下,利用微分博弈模型和最优控制理论,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体情况与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引入径流增加量和泥沙治理量两个环境保护衡量指标构建了黄河流域综合生态补偿机制的博弈模型,探讨在完全共享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全共享无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不完全共享有横向生态补偿机制3类情形下的最优策略,并针对共享效益系数、生态补偿系数等展开了参数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完全共享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不完全共享有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均可以提高政府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完全共享生态补偿机制是最优机制,不完全共享有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更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2)区域政府的生态保护投入、环境改善效果以及流域整体的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成本系数负相关,与生态保护效果系数正相关,共享效益系数是各区域政府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博弈后的结果,实现合理的共享效益系数有利于加强长期跨界合作关系的稳定。(3)在预期收益对生态环境更加敏感的区域,开展综合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形成生态环境改善与预期收益增加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后通过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6.
本文使用1984-2022年多源卫星遥感影像对莫力庙水库进行了长时间序列分析获取到了莫力庙水库水体面积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借助水利数据及土地利用类型分析等手段对莫力庙水库水体面积萎缩进行了驱动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67.
对南京仙林地区12个安置小区的木本植物随机分层抽样调查,利用频度、多度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对调查结果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个安置小区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组成简单,以常见的园林栽培植物为主,香樟、桂花、海桐和冬青卫矛有较大的优势,整体物种相似性水平为0. 41,物种多样性偏低。改善小区物种组成、提升物种多样性、加强绿化景观维护与建设是管理者后期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基于碳减排目标的省域碳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低碳社会背景和碳减排目标,通过构建生态补偿理论框架,设定补偿模式、衡量准则、标准和补偿系数,建立了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模型,并对各省份进行了量化实证。结果表明:(1) 2015年,各省(除云南外)碳排放均大于碳吸收量,净碳排放总量达274. 60×103万t;(2)碳排放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从东至西递减的态势,而各省碳汇是造成地均碳排放和建设用地地均碳排放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3)区内14省超出生态补偿阈值2 635. 30万t,以最适补偿水平需支付163. 00亿元,16省未达到生态补偿阈值,可获补偿91. 11亿元;(4)受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本底、碳排放目标强度等因素影响,生态补偿结果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空间同质,整体呈"东付西补"的分布状态。最后从构建以中央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碳收支账户和完善多样化补偿方式等角度对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求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本文在分析长江三峡工程用地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耕地补偿制度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应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进而探索耕地补偿制度实施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应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将“以地补地”和“缴费补地”的方式相结合。既通过土地整理.在提商土地质量的前提下增加耕地的有效面积:又要落实耕地开垦费.扶持库区的土地整理。从而使库区的耕地占补制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0.
城镇化与移民对三峡库区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有重要影响,通过运用生态学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理论和方法对五桥河流域作为实例研究发现:区域人口增长方式转为机械增长为主,农村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趋势显著。农村产业多样性与农民人均总收入存在非线性关系,城镇化与移民使农村产业多样性演替速度加快,使农业、工业经济生态位持续下降,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经济生态位持续上升,尽管能促进区域绝对经济生态位提高,但能否使区域形成与其区位相适应的优热产业体系是相对经济生态位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