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58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44篇
基础理论   156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与欧洲禾谷镰刀菌DON毒素HPLC定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个来自中国、7个来自欧洲的代表性禾谷镰刀菌菌株,经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特异引物鉴定,确认其具有产生DON毒素的遗传物质基础后,接种于PDB培养基培养7d,从培养基上清中经硅胶柱分离、纯化DON毒素,经HPLC定量分析表明,纯化的禾谷镰刀菌DON毒素,与购自公司的DON毒素标准样品一样,其HPLC检测谱峰清晰明显,基线平稳,无干扰,保留时间为9.5min左右;供试菌株的DON毒素含量分布在0.023~1.934μg/mL之间,德国菌株F703产毒量最大,比位居第二的中国菌株5005(1.232μg/mL)高57%;其余的6个欧洲菌株中,除意大利菌株Lor9(0.128μg/mL)略低于另一个中国菌株7105(0.135μg/mL)外,均比3个中国菌株(4020、7105、8029)的产毒量大.欧洲镰刀菌产生DON毒素的能力远远大于中国菌株,这说明欧洲菌株长期在欧洲生态环境下已演变形成其特有的高毒素代谢类型,我国有必要严防欧洲禾谷镰刀菌入侵,加强对来自欧洲的禾谷类粮食及其产品的镰刀菌和毒素的检疫和监控;同时,本研究建立的毒素样品制备与HPLC检测体系可用于准确定量分析样品的DON毒素.图3表2参14  相似文献   
92.
通过设置8/16、12/12、16/8不同光暗比,分析了附生细菌存在下不同光照时间对铜绿微囊藻(M 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及其与附生假单胞菌(Pseudom onassp.)磷代谢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越长,铜绿微囊藻生长越快,16 h光照下的比增长速率为8 h光照下的1.6倍。铜绿微囊藻的快速生长促进了附生细菌中磷的释放;藻细胞增殖越快,附生细菌释放的磷越多。铜绿微囊藻对数生长期末,8、12、16 h光照下附生细菌磷含量分别降至对数生长初期的87.8%、78.6%和64.9%。铜绿微囊藻对附生细菌磷释放的促进作用是由藻细胞生长对磷的消耗再吸收导致的。  相似文献   
93.
白兰瓜果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病菌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起白兰瓜贮藏期果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Fusarium lateritium Nees,Cephalothecium roseum,Aspergillus spp.,Penicillium spp.,Rhizopus stolonifer等5种引起白兰瓜果实腐烂的病原真菌,其中以F.lateritium Nees的危害最为严重,为优势菌,其次为C.roseum.而F.lateritium在pH6的Richard培养液中,置25℃黑暗静置培养14d后获得的培养滤液对白兰瓜种子胚根的抑制率最强.F.lateritium产生的毒素为非专化性毒素.表4参7  相似文献   
94.
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生长的磷营养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许海  杨林章  茅华  刘兆普 《生态环境》2006,15(5):921-924
在无磷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磷,对经过磷饥饿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和斜生栅藻Scendesmusobliquus进行一次性培养,比较研究磷饥饿下两种藻对外源磷的生长反应,并应用Monod方程计算了两种藻的营养动力学参数(Umax、Ks)。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现存量快速增加的磷质量浓度在0.020~0.200mg·L-1之间,比生长速率快速增长的磷质量浓度在0.00~0.200mg·L-1之间,斜生栅藻现存量快速增加的磷质量浓度在0.02~4.00mg·L-1之间,比生长速率快速增长的磷质量浓度在0.020~0.500mg·L-1之间。无论在现存量上还是在生长速率上,铜绿微囊藻适宜的磷质量浓度都比斜生栅藻的低。铜绿微囊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和半饱和常数分别为0.229/d、0.026mg·L-1;斜生栅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和半饱和常数分别为0.395/d、0.031mg·L-1。生长动力学参数表明:当磷缺乏的情况下,铜绿微囊藻容易形成优势,当磷丰富的情况下,斜生栅藻容易形成优势。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藻类和不同的粘土颗粒均使藻类与粘土颗粒的凝聚沉降发生变化。结果还表明,溶液中[Cu~(2+)]浓度超过10~(-5)mol后,加快了小球藻与高龄土的凝聚沉降。使80%以上的小球藻和高岭土在不到10min内即凝聚沉降。在最后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利用藻类与粘土的凝聚沉降治理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96.
铜绿微囊藻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研究了pH,扰动及营养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适pH为8.5~9.5,生长过程对水体的pH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总的趋势是使水体pH趋向于9~9.5;扰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滞后,但对其生长速率及生物量均无太大影响;增加磷浓度更易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氮对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则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7.
滇池铜绿微囊藻对重金属的富集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滇池铜绿微囊藻对水体中重金属(Hg,Cd,Cu,Pb)的富集。结果表明,该藻对Hg的富集力量强,其次为Cd,Cu,Pb。氨基酸含量测定的结果是:采自滇池水体中的铜绿微囊藻的氨基酸含量比室内培养的低。但其所含种类相同。  相似文献   
98.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照、温度、营养元素、pH值等环境因子对微囊藻的生长及其毒素生成的影响.一定强度的光照促进毒素的合成,微囊藻生长在较低的温度或营养元素受限制时,生长速率下降,但毒素产率较高.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在藻的指数生长后期与稳定期达最大值,毒素产率则在指数生长初期达最大.不同环境因子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毒素的产生,需进一步研究藻毒素的功能及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99.
水处理工艺去除藻毒素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饮用水处理的各工艺过程对藻毒素的去除作用,并根据前期已进行的实验对各工艺的优化组合进行了讨论,认为以气浮代替沉淀,并附之以粉末活性炭吸附预处理可有效地去除藻毒素;对没有条件改造沉淀池的水厂可暂时采用预氯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组合的工艺也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对生物预处理工艺进行适当的强化,可达到对有机物、藻类、藻毒素等物质的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00.
主要对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的产生、毒性和去除方法进行了综述,在如何高效去除MCs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