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Cu2+离子与血清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的结合反应机制,测定了反应体系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探讨了荧光猝灭机理。同时探索了Cu2+与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及单一组份体系相互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合组份体系中,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与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BLF)分子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混合组份体系中BSA/BLF与Cu2+的相互作用,Cu2+与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相互作用并非蛋白质单组份体系作用之和。分析实验数据,首次发现当BSA/BLF达到临界比值时,金属离子与混合蛋白质组份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了蛋白质分子的"契合"现象。文章利用生物酶反应机制中的酶活性部位柔性假说合理解释了Cu2+与血清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相互作用中的"量敏效应"。  相似文献   
152.
姜新舒  姚俊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0):3078-3084
基于微量热法,研究两株基因缺失型斯氏假单胞杆菌对草甘膦的耐受毒性和降解作用,结果表明:草甘膦可以作为菌株的能量来源;草甘膦对P.stutzeri WM 581和P.stutzeri WM 567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47.47,43.26mg/L.两菌株对草甘膦均有较快的降解速率,其降解的半衰期约为9~17h,而草甘膦作为2类菌株生长过程中可以代谢的营养物质,其作为唯一碳源时的降解率(64%)要高于作为磷源时的降解率(43%).pH值与盐度对两菌株的生长有较大影响,草甘膦降解的较佳条件为:pH值为6,盐度低于0.5g/L.  相似文献   
153.
研究了化橘红 (Citrus grandis var. tomentosa Hort.)产地土壤中量、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化橘红药用有效成份黄酮类有机化合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化橘红产地多数采样点的土壤有效铜、锌、锰、硼、钼含量处于中-低-很低水平;化橘红幼果中的黄酮类、柚皮苷含量与其叶片中的锰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效铜、有效硫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前者说明化橘红叶片中的锰对其幼果中黄酮类、柚皮苷的形成可能存在生理作用,后者则反映了土壤中有效铜、有效硫对化橘红吸收土壤锰的协同作用.因此,化橘红产地应适当施用铜、锰等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154.
郭智  黄苏珍  原海燕 《生态环境》2008,17(2):651-656
以2种耐性不同的鸢尾属植物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和鸢尾(Iris tectorum)为试材,通过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Cd胁迫对其幼苗生长、Cd积累及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Cd(5 mg·L-1)和高Cd(50 mg·L-1)胁迫下,马蔺和鸢尾干物质量均呈上升趋势.高Cd处理70天时马蔺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分别是处理前的2.37、2.31倍,而鸢尾在Cd处理40天后出现严重毒害症状.2种鸢尾体内Cd质量分数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鸢尾地上部和根系Cd质量分数在低Cd处理后第30天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20.5 μg·g-1和1172.3 μg·g-1,而马蔺根系Cd质量分数第40天时达到最大值1182 μg·g-1,且地上部于第50天时达到峰值264.4 μg·g-1.高Cd处理下,马蔺地上部和根系Cd质量分数均高于鸢尾.Cd胁迫还导致2种鸢尾属植物微量元素吸收代谢紊乱,对其根系Fe质量分数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效应,使地上部和根系Zn含量均下降,根系Cu含量增加,而对Mn吸收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5.
自反应性化学物质的热危险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笔者进行的研究工作 ,给出了利用C80微量量热仪所测得的自反应性化学物质的热流速曲线 ,从而求解该物质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 ,以及在Semenov模型下求解其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Self AcceleratingDecompositionTemperature)的方法 ,并将一些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可燃剂的混合物的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推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 ,该推算方法结论准确 ,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反应性化学物质热危险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6.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菌株为测试菌株,二氨基芴为阳性物,通过分析菌液体积分数、S9体积分数、阳性物质量浓度的配比关系,确定了用于污染水体致突变性检测的微量波动法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测试TA97、TA100、TA102菌株在河流水样检测中的反应情况,确定了适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系列菌株在污水检测中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57.
微滤工艺虽然可以有效去除浊度、悬浮颗粒物等污染物,但对于微量有机物的去除则非常有限。外加电场与膜分离相结合,可以提高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为此,研究了单独微滤、单独电场以及电场结合微滤3种工艺对水中5种典型低浓度微量有机物(舒必利、咖啡因、美托洛尔、利古隆、卡马西平)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不同膜材料、进水中离子种类、进水离子浓度以及pH条件对微量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吸附机理主要包括疏水性相互作用和静电引力作用,分别对应去除疏水性微量有机物(利古隆和卡马西平)和带正电荷微量有机物(舒必利和美托洛尔),而且微量有机物还可能通过与微滤膜表面形成的氢键,被吸附在膜表面。在单独电场中,电场力可以促进微量有机物在电极上的吸附,同时阳极上生成的总氯氧化剂也能强化微量有机物的去除,在3 V电压下微量有机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4.2%~82.8%。电场结合微滤可以明显提高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在外加电压为3 V时,在进水依次通过阴极、阳极以及膜片的模式下,可以实现对微量有机物90%以上的去除率,但阳极生成的总氯对膜表面造成的侵蚀可能会减少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8.
利用偶发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CICC 10279发酵断甾醇侧链进行定向菌株筛选;对选出的具有较高甾醇降解活性的菌株,借助TLC法开展多批次生物降解实验过程研究;并重点对积累9α-羟基雄烯二酮(9α-OH-AD)化合物的菌株稳定性及转化过程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利用选出的22号菌株分别进行底物为胆固醇和植物甾醇的半微量制备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的样品具有高纯度,HPLC分析为95.7%;TLC、HPLC、MS、1H N M R、13C N M R、i.r.等光谱数据分析结构确证其为9α-OH-A D;半微量制备实验以胆固醇或植物甾醇为底物,9α-OH-A D重量收得率分别可达34.0%和30.8%.本研究可能为高效含卤(氟,氯)皮质激素药物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很有用处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59.
青岛地区大气气溶胶中微量金属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于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5月在青岛近海三个采样点采集了 1 0 0多个大气气溶胶样品 ,用ICP AES测定了Al,Fe ,Mn ,Cu ,Pb和Zn的浓度 ,讨论了这几种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结果表明 ,六种元素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为 :沧口 >八关山 >仰口 ,TSP(总体悬浮颗粒物 )与Al,Fe ,Mn的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 :春季 >冬季 >秋季 >夏季 ,而Cu ,Pb ,Zn的季节变化比较复杂 .六种元素中Al,Fe,Mn主要由自然过程输入 ,而Cu ,Pb ,Zn主要是人为来源 .  相似文献   
160.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