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6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15篇 |
综合类 | 138篇 |
基础理论 | 5篇 |
污染及防治 | 3篇 |
评价与监测 | 39篇 |
灾害及防治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环境水体污染的激光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水体污染的光学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获重大进展,拥有了国际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中国科学院安徽激光所承担的环境水体污染的激光在线监测技术研究项目,具有两项子课题:光谱法水体COD/DOC(化学耗氧量、溶解有机碳)在线监测系统和水体污染的激光诱导荧光非接触监测技术与系统研究,利用了光谱法快速 相似文献
262.
澳大利亚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土壤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及相关监测技术、评价方法等,并对澳大利亚土壤污染状况、污染原因及采取的防治对策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263.
本文从三峡库区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及库区水文地质特点建立三峡库区区域地震模型;根据蓄水后岩石的库水与地质相互作用对该区水文地质及构造影响,对该区水库诱发地震进行理论分析,浅释了三峡库区水库地震孕震机理;以三峡遥测台网测震资料及宜昌台地壳形变手段在蓄水前后的监测的地壳动态变化特征为基础,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作了初步探讨及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264.
265.
本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背景,根据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策略。简述水生态智慧监测技术,重点分析环境感知传感器技术、环境感知集成技术等细分技术类型,并探究这些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要点。通过一系列优质技术构建完善的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依托技术优势扩宽监测范围、提高监测精度、保证监测效果,为水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66.
科学开展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是臭氧(O3)与细颗粒物(PM2.5)复合污染成因机制和防控的关键基础,对持续改善我国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优化提升我国VOCs监测体系和效能,提出未来光化学监测发展方向和路径,通过调研、数据挖掘总结评估了国内外VOCs监测体系设计、监测布点、监测项目和时段、监测技术和质控技术等监测要素,结果表明:①我国初步建成了覆盖重点区域的光化学监测网,但监测点位功能相对单一,缺乏区域、输送、排放高值区等关键点位,其优化和完善是提升我国VOCs监测效能的重要途径. ②5—9月是我国O3污染的重要时段,影响O3的重要组分则主要为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光化学评估监测站(Photochemical Assessment Monitoring Stations, PAMS)所涉及的组分以及醛酮类组分,其中乙烯、苯系物、甲醛、乙醛等尤为关键,并应关注部分支链烯烃和α-蒎烯、β-蒎烯等天然源烯烃对O3或颗粒物的影响,最终需结合本地化特点优化监测项目. ③我国VOCs监测技术体系中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各具优势,未来发展趋势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监测技术体系应向高精准度化、标准化、小型化、模块化、智能化,以及高时间分辨率和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同时持续进行质量体系标准研究,补足空白,提升监测数据质量. 研究显示,我国环境大气VOCs监测应优化监测布点,加强监测技术体系和质量体系标准化,并聚焦重点时段形成我国本地化监测项目,从而科学地优化和完善我国光化学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267.
为了获取无组织排放源被测物质在环境中的最高浓度值,公正地判定被测企业排放源对环境中被测物质浓度贡献的大小,监测人员要依据相关标准和技术导则,正确设置监测点位、选择合适监测时间,以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