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76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76篇
基础理论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近几年,不少企业从维护职工健康权益出发,普遍为从事生产操作的一线职工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健康档案:这份职工健康档案完整地记录了职工的个人资料、身体健康情况、心理测试成绩等信息,为企业深入了解和掌握职工的状况提供了准确详实的信息,为职工调整岗位和安排具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不少企业缺乏对职工隐私权的保护意识,造成职工健康隐私“走光”,这种情况还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有的单位将职工健康档案乱丢乱放,任人翻看;  相似文献   
102.
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3.
“春季冰灾”的严重后果无疑是“京珠高速”的瘫痪,而长时间滞留其中的长途汽车司机既是灾害当事人,也是灾害见证人。在灾害持续过程中了解当事人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过程,在灾害心理学上无疑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调查结果表明,灾害持续时间(车辆滞留时间)与当事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灾害持续一周后,当事人的心理安全感显著下降,应付方式开始从成熟型应对向不成熟型应对退化。看来,灾害持续不仅消解心理健康,而且瓦解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04.
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和高校"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的发展都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引入柔性管理理念,在学生管理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注重管理与服务的糅合、融通.  相似文献   
105.
四川汶川地震突如其来,它在造成物质毁坏的同时,也给人的心理,特别是对未成年人造成极大的创伤。本文从地震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心理伤害的内容解析出发,研究了震后未成年人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并结合地震灾害救灾实际,设计了地震灾害心理救助  相似文献   
106.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常规手段,要实现安全检查的预期目的,就必须防止"四种效应"。一要防止"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及产生的心理效应,在以后的生活中,又会不自觉地根据第一印象对交往的人作出评价,而忽视此后获得的与第一印象不相一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7.
面对一桩桩悲惨的交通事故,痛定思痛,认真剖析,其中不乏是由于驾驶员的不良心理状态所酿成的,也就是说,不良心理状态是行车安全的大敌,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一要谨防兴奋心理。有的驾驶员高兴的时候情绪亢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注意力完全不在驾驶车辆上,或兴奋  相似文献   
108.
我们从对交通事故成因的分析时可以看出,有些事故是在发生事故前由于驾驶员自身情绪的变化及波动引起的,据调查392名发生了交通事故的司机,有20%是在事故前6小时内受到了强烈刺激,由此可见心理因素对安全驾驶的重要性。交通事故从成因上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因素"另一种是"间接因素",直接因素是指事故发生前  相似文献   
109.
人员疏散既有疏散运动,也有行为和心理反应,因此对同一人群在疏散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可以有效地对第3类人员(一般人员)和第2类人员(参加疏散演习和试验人员)的问卷结果进行对比,更准确地分析人员疏散时的心理行为特征.在某高校教学楼进行模拟疏散演习试验,用火灾报警器做疏散警报,重复8次.在演习前5天和演习结束时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出口发生堵塞时,67%的人在第1份问卷中选择其他出口,而演习结束时的问卷中,这个选择的人数降至35%.这说明很多人往往会高估自己在面临危机时的反应.担任过一定社会职务的人比一般人群更倾向于独立证实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看着11岁的孙儿掉到出煤口里半天没有反应,奶奶连忙施救,孩子的爸爸也跟了下去………10月25日下午1时许,陕西省府谷县新民镇对家茆村发生惨剧,该村刘某一家三代窒息身亡。据了解,事发前一天,一对老年夫妇也在这个出煤口旁中了毒。(10月27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