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6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511篇
安全科学   895篇
废物处理   128篇
环保管理   331篇
综合类   1577篇
基础理论   238篇
污染及防治   332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174篇
灾害及防治   26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71.
文章利用荧光光谱技术对烟蒂溶出非均质有机物(DOM)的荧光组分进行了分析。以荧光强度为浓度表征指标,基于Freundlich和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考察了该指标的可行性及4种活性炭对不同荧光组分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烟蒂非均质DOM的主要荧光组分为类富里酸、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酸;荧光技术可用于该非均质有机物吸附性能的研究,且其吸附过程为不均匀吸附;2种模型均可用于非均质DOM吸附性能的描述,但后者更佳;由于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双向选择,随着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类腐殖酸荧光峰最先消失,其次为类富里酸,而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则最后被去除;4种活性炭对不同荧光组分的吸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活性炭AK-703较易吸附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而不易吸附类腐殖酸,4种活性炭均不易吸附类富里酸。  相似文献   
872.
选取无锡市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5万m3/d)进行污泥致密系统处理技术(SDST)工艺优化,在外回流工艺段增设污泥致密模块以实现污泥沉降性能的有效提高。该厂采用倒置AA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一期和二期工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设计规模分别为4万,11万m3/d。致密模块以半覆盖式处理(最大处理量为原设计剩余污泥量的50%),成功运行90 d,一期工程TN去除能力显著提升,出水浓度下降14.7%,由6.32 mg/L下降至5.39 mg/L。启动阶段(1~36 d),一期好氧池污泥沉降速度提升至1.92 m/h,稳定提升阶段(42~90 d),其沉降速度和SVI30分别为(3.62±0.52) m/h和(49.3±5.5) mL/g,而二期分别为(1.93±0.35) m/h和(59.3±5.5) mL/g。污泥致密模块具有稳定的污泥致密作用,致密污泥MLSS为(19.3±2.75) g/L,SVI30仅为(36.7±9.0) mL/g。通过镜检成功观察到致密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小型颗粒状絮体,...  相似文献   
873.
基于2000~2020年我国30省区的面板数据,综合测算了不同层次需求下各省区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和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开展回归分析和空间效应分解,并对数字经济与总体消费碳排放进行门槛效应分析,考察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居民消费碳排放整体上升,呈现出东高西低并且向中东部集中的趋势.(2)直接消费碳排放是我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主力,但随着社会发展,其在总体消费碳排放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间接消费碳排放比重增加.(3)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增加本省及邻近地区居民间接消费碳排放以及其中本省的生存型间接消费碳排放;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总体消费碳排放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在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后能够促进居民消费碳减排.综上,建议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强对绿色生产生活的引导,从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874.
赵振华  姜大立  张立 《灾害学》2014,(1):177-181
将寄售式储备引入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针对这一模式下的物资轮换更新问题,根据物资的特点构造了物资相对性能函数,分析了供应商实施轮换更新的条件,建立了轮换与不轮换两种情况下供应商的期望收益模型。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国家应急物资储备管理部门在不同时段的策略建议,解决了传统储备模式下"死储"的问题,为寄售模式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75.
基质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污水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轻质填料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工湿地基质,因其具备成本低、吸附容量大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该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人工湿地中轻质填料的研究现状,阐释了轻质填料强化人工湿地性能的作用机制。并综合考虑填料的功能特性和性能价值,基于湿地填料优选原则构建了轻质填料在人工湿地中应用的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方法,发现相比较于其他轻质填料而言,明矾污泥、炉渣等工业废弃物具有突出的应用优势。同时,该文还对轻质填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轻质填料在人工湿地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76.
提出了一种无砂浆自嵌固的砌体结构形式,主要目的是用于建造村镇低层住宅。通过合理的嵌固和填充设计,使这种新型砌体结构在保证足够抗震性能的同时,尽量降低结构造价,增快建设速度,同时降低对工人技术的依赖,特别适合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村镇房屋建设。提出了水平、竖向都可以自嵌固的混凝土砌块。对砌块的抗压、抗剪强度,进行了数值计算,对3个不同高宽比的顶部受重复侧向位移作用的砌体墙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类砌体结构有良好的抗震承载能力和一定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877.
辛亮  苏维词 《中国环境科学》2023,(10):5475-5487
为揭示FAST工程的建成对宁静区及区内不同圈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为区域未来的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提供一定参考,以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干扰度和脆弱度指数构筑评价模型来分析该区域2000~2020年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林地、草地、耕地为FAST宁静区的优势景观类型,前10a景观变化以草地、耕地向林地转化为主,人类活动相对较弱;后10a建设用地快速增加,三个圈层综合动态度皆有所上升,景观变化渐活跃但仍处于较低可控水平;FAST宁静区以低、较低、中生态风险区为主,核心区、中间区生态风险低,但受FAST工程影响有上升趋势,边远区生态风险变化表现为“两极下降,中间升高”的纺锤状;FAST宁静区生态风险呈空间正相关且相关性越渐显著,分布特征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  相似文献   
878.
水下连接器试压帽结构动态仿真及密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水下连接器现有力学模型过于简化,预紧力加载不够合理,密封性能分析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提出了新的动态接触分析方法,针对水下连接器试压帽双头螺柱结构,探究了安装和试压工况中该结构形式的密封特性及其与等效拧紧力矩的非线性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在塑性失效设计准则范围内,2种工况下密封环的Mises值最大为399.4 MPa;安装工况下,随预紧力的增加,密封环上、下锥面最大接触应力先增大后略微减小;1 145 Nm螺栓拧紧力矩可完成安装工况,并能在试压工况中保证各部件不被弹开;试压工况下,随试验内压的增加,密封环上锥面最大应力缓慢增加,下锥面最大接触应力几乎不变,最终2值近似相等约为850 MPa,密封宽度合理。  相似文献   
879.
吕辉  肖冲  罗靓 《灾害学》2023,(4):63-70
利用ABAQUS软件对3层2跨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拟动力试验进行建模分析,建模时充分考虑了混凝土与纵筋、箍筋及型钢的约束关系、合理的地震波输入机制及平面框架的结构阻尼。通过对比有限元中的位移、加速度时程结果与试验结果,两者差异较小,表明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该平面框架震后梁柱混凝土的结构损伤、各部件的应力-应变关系、梁柱控制点处的弹塑性状态以及塑性耗能机理与塑性耗能分配机制。结果表明:7种幅值El Centro波作用下,框架梁、柱混凝土均已开裂,柱底混凝土被压碎,纵筋、箍筋、型钢都进入塑性状态;按构件区分,框架梁的塑性耗能占比大于框架柱;按材料区分,梁、柱钢筋是平面框架的主要耗能部件,混凝土次之,型钢耗能占比较小;采用的建模方法可高效准确地模拟平面框架的拟动力性能,可为后续的实际工程作参考。  相似文献   
880.
隔声罩工作原理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