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0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磺胺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联合突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的环境安全问题已不可忽视,关于抗生素联合毒性效应研究较多,但联合突变效应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大肠杆菌为受试生物,研究了2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氯哒嗪(SCP)、磺胺二甲嘧啶(SMZ))和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二甲胺四环素(MH)、盐酸四环素(TH)和盐酸强力霉素(DH))单一及联合暴露时对大肠杆菌的突变效应。结果表明:在单一暴露下,磺胺类抗生素会促进大肠杆菌的突变效应,四环素类抗生素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联合暴露下,磺胺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突变效应为相加,磺胺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突变效应为拮抗。本研究初步探索了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联合致突变风险,为今后环境中抗生素混合暴露的生态风险评价和抗生素污染控制标准制定提供一种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3.
为探究漆酶降解聚丙烯酸酯(PAA)/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的微观机理,采用对接模拟了其结构模型与枯草芽孢杆菌漆酶(B. subtilis laccase)的结合.根据-CDOCKER_Energy score打分最高的原则,对获得的最佳结合构象进行分析.然后基于亲和力虚拟氨基酸突变进行丙氨酸(ALA)扫描和饱和突变.结合模式分析表明,HPAM比PAA可更深地埋入活性口袋,B. subtilis laccase对HPAM的亲和力和结合能皆高于PAA.相互作用分析表明,疏水相互作用可能对B. subtilis laccase与底物的结合起到促进作用,而氢键作用会阻碍该酶与底物的结合.通过ALA扫描进一步得知,ARG487、GLY486和TYR133是B. subtilis laccase降解HPAM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而ASP113和TYR133是B. subtilis laccase降解PAA的关键氨基酸残基.通过饱和突变表明,ASP113>ARG可以提高B. subtilis laccase降解PAA的活性,这些数据为理性设计增强活性的B. subtilis laccase突变体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基于新疆地区42个气象站点1971-2016年逐日温度数据资料,选取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荐的10个极端温度指标,使用线性趋势法、克里金插值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该地区极端温度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新疆地区1971-2016年间4个极端高温指数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除极...  相似文献   
125.
有机锡化合物对萝卜螺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氯化三丁基锡(TBT)对折叠萝卜螺Radixplicatula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TBT对萝卜螺的96h半数数致死浓度(LC50)为1.17μg/L,在40d中,TBT对萝卜螺放卵量的EC50为0.10μg/L,螺卵孵化率的LC50为0.17μg/L。  相似文献   
126.
突变评价法在生态城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城市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系统关系协调的开放式系统。按照生态城市的结构与功能原理来组织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评价理论,用突变模糊隶属函数法(评价城市的功能水平)和状态隶属度函数法(评价城市的协调度水平),对中国华东十个城市的结构与功能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7.
根据长江干流宜昌、汉口、大通3个站点1954~2013年的输沙量数据,采用有序聚类和泥沙归因诊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3个站点输沙量时间序列的跳跃点以及降水、产流、产沙等各因素在输沙量变化中的贡献和作用。分析结果表明:3个站点的输沙量均存在明显的跳跃点,在跳跃点前后,输沙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产沙能力的下降对输沙量比例变化率的贡献超过90%。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库总库容量变化和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是造成长江干流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985~2000年相比1954~1984年输沙量下降的585%、2001~2013年相比1985~2000年输沙量下降的831%是由于水库建设所造成。研究时段内流域植被覆盖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1954~1984年相比,1985~2000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下降,造成的输沙量变化为输沙量实际下降的 -436%,与1985~2000年相比,2001~2013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上升,造成的输沙量下降贡献了输沙量实际下降的180%。 关键词: 长江;输沙量;突变点;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28.
利用合肥、固始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淮北平原境内6个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基于ngstrm模型推算出淮北平原1959~2015年太阳总辐射。应用线性倾向率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分析地区57 a来太阳总辐射趋势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综合采用累计距平、Mann-Kendall检验以及滑动T检验法以准确判断太阳总辐射突变年份,同时结合Morlet小波进行太阳总辐射的周期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全年与四季,淮北平原太阳总辐射均呈现出北部辐射强,南部弱的分布差异,年太阳总辐射变化范围为 4 600~5 020 MJ·m-2,南北间年辐射平均差值为200~400 MJ·m-2;趋势与突变呈现东西分布差异,淮北平原西部太阳总辐射57 a来的减少趋势明显,均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夏季辐射减少幅度最大。太阳总辐射的减少突变主要集中在平原西部于1980年前后发生,且突变均至少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平原东部辐射变化幅度较小,只有夏季辐射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他时间段变化不显著,东部代表区域宿州在全年和四季均无突变发生;淮北平原全区存在29 a的第一主周期以及17 a的第二主周期,西部地区以27~30 a的长周期振荡为主,东部地区以9~17 a 中长周期振荡为主,西部周期振荡强度高于东部。总体淮北平原北部地区太阳总辐射资源丰富且稳定。分析表明,日照百分率的下降是导致太阳总辐射减少的主要气象因素,日照百分率还随着风速的降低而减少。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趋势系数; 突变点;小波分析;淮北平原  相似文献   
129.
煤矿事故中“安全流变-突变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全流变- 突变论”是安全科学理论的一个新内容。通过用此理论,对煤矿几类典型的事故分析和综合,进一步认识事故发生、发展以及结束的机理,获得与事故密切联系的几个关键状态点,由这些状态点可以预测、预报事故。  相似文献   
130.
王丽娜  王恒山 《灾害学》2010,25(2):103-107
近年来的统计分析表明,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逐步上升为大型公共聚集场所的主要人为事故灾害类型之一。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带来的危害,需要从理论高度开展对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承载体人群的运行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关于人群拥挤事故的研究方法很多,但至今还未找到较为完善、科学和经济的方法。因此提出将尖点突变理论引入到人群拥挤模型中,建立人群拥挤的尖点突变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用突变模型得出的结论与数据拟合得出的结果大体一致,这说明突变理论应用于此领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