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0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研究气温突变前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径向生长海拔差异及其气候响应的变化,可为不同海拔栓皮栎林的养护管理提供参考数据.基于太行山南麓海拔1 507 m和909 m的栓皮栎样地年轮宽度数据,结合树轮序列的差值年表(RES)与气候因子分析两个海拔栓皮栎径向生长在气温突变前后对气候响应的差异,并利用胸高断面积年增长量(BAI)分析两海拔栓皮栎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显示,高海拔栓皮栎的BAI年增长速度[0.63 cm2/(10 a)]高于低海拔[(0.23 cm2/(10 a)],且在温度上升作用下二者差值逐渐增大.在具有明显快速升温变化(1992年)之前,高海拔栓皮栎生长主要与当年2、7月温度显著正相关,低海拔栓皮栎生长则主要与夏季(6-8月)降水呈正相关.快速升温变化之后,高海拔栓皮栎生长与当年7月平均与最低温度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低海拔栓皮栎生长与当年3月最高温度和7月最低温度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本研究表明温度升高使两海拔栓皮栎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发生了改变,温度对树木生长的限制作用增强,升温促使研究区内...  相似文献   
82.
<正>现代人几乎天天离不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实际上,长期面对这些屏幕,真的很伤眼。吃下列食物不仅能护眼,还有些其它功效。紫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科学界,通过对紫色或黑紫色的蔬菜、水果、薯类及豆类等食物的研究,发现紫色食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含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阻击"自由基"。花青素  相似文献   
83.
突变理论视角下突发群体事件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突发群体事件各阶段的现象、动因和突变点等演化问题,通过剖析突发群体事件影响因素,将事件影响因素分为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以平息和爆发2种状态作为突发群体事件演化的趋势,构建突发群体事件演化模型,根据该模型解释突发群体事件各阶段的演化现象,找到突变点,分析演化趋势。结果表明:突发群体事件在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的综合作用下,事件发展由量变到质变演化的3个层级阶段,其中,突变点对突发群体事件爆发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为得到絮凝活性高的优良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和化学诱变相结合的方法对野生菌株XN-3进行人工育种,选育出性能优良、遗传稳定的变异菌株UH-2-4,其絮凝率达到96.8%,比原菌株提高了25.1%。并研究了金属离子、投加量对其絮凝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利用1962-2012年陕西省延安市每日气温资料,运用线性拟合及累积距平和Morlet复数小波等方法,对WMO发布的10种极端气温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地区近50a来,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都有上升趋势,冰日、霜日、冷夜、冷日数量呈下降趋势,夏日、热夜、暖夜、暖日呈现波动上升。由20世纪60年代至今,各类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天数平均增加了6.61 d。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夏日、热夜、冰日、暖夜都存在27a左右的周期,冰日、冷夜有5a左右或更短的周期。极端高温天数的增多会加大旱灾、森林和草原的防火压力,极端低温天数的减少易发生森林和草原的病虫灾害,应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6.
基于太湖夏季9个水功能分区的水质监测结果,综合考虑生物因子(叶绿素a浓度)、营养盐因子(总氮、总磷)、理化因子(水体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印第安人茅舍型突变模型对太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定量判别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营养化程度时空分布不均。6月份,竺山湖的综合突变隶属度值为0.363;7月份,五里湖、梅梁湖、竺山湖及西部沿岸区的综合突变隶属度值分别为0.328、0.371、0.344及0.337;8月份,梅梁湖和西部沿岸区的综合突变隶属度值分别为0.373和0.362。因此太湖西部、北部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87.
利用福建省寿宁县气象局1961-2010年日照时数资料,对日照时数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和突变等气候变化特征作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寿宁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3.4 h/10 a。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峰值(1963年)与谷值(2000年)相差797.7 h。日照时数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冬两季呈减少趋势,夏季减少最明显,冬季次之;春、秋两季变化较平缓,春季呈略增加趋势,秋季呈微弱减少趋势。就日照时数变化的月份分布而言,一年中仅4、5、6、11月4个月呈增加趋势,其余8个月份均呈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明显比增加趋势强烈的多。采用累积距平曲线方法对年日照时数进行突变检验,表明年日照时数在1988年发生一次突变,表现为1988年后日照时数从偏多期转为偏少期。  相似文献   
88.
基于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了PhaR基因敲除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基因工程菌,并对不同诱导条件下菌体细胞的3,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17β-HSD)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穿孔法获得了一株PhaR基因插入失活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突变体PK-4,该突变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建立的ELISA法对3,17β-HSD表达的定量分析表明,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野生株和突变株细胞内的3,17β-HSD蛋白都可被睾丸酮诱导,但不能被雌二醇和胆固醇诱导.在诱导条件下,突变菌株PK-4产生的3,17β-HSD蛋白量是野生型菌株产生量的2.6倍,并且在无诱导条件下,前者的量也明显高于后者,表明PhaR为3,17β-HSD基因表达的抑制子.雌二醇和胆固醇可明显抑制睾丸酮对睾丸酮丛毛单胞菌3,17β-HSD的诱导效应,但在相同条件下,睾丸酮丛毛单胞菌PhaR基因敲除的突变菌株PK-4产生的3,17β-HSD蛋白量仍然明显高于野生型菌株.说明,PhaR基因在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3,17β-HSD表达调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且PhaR基因敲除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基因工程菌PK-4在雄性激素污染物的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还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农业病虫害的灾变预测及预报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燕  汪世泽 《灾害学》1993,8(4):10-14
在农业病虫害突变规律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的尖角突变模型,确定了各病虫的突变区域。根据综合控制变量所确定的边界值,对未来病虫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经多年历史资料检验和1992年农业病虫害发生突变的趋势预报证明:准确率高,覆盖面广。  相似文献   
90.
煤层底板突水的突变理论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基于煤层底板突水的尖点突变特征 ,应用突变理论的方法 ,针对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指标监测信号 ,分析了单变量序列尖点突变模型及其稳定判据 ,提出了煤层底板突水的突变理论预测方法。实例表明 ,预测结果与现场工程实际情况相一致 ,证明了该方法可望成为预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