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06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突变评价法在生态城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城市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系统关系协调的开放式系统。按照生态城市的结构与功能原理来组织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评价理论,用突变模糊隶属函数法(评价城市的功能水平)和状态隶属度函数法(评价城市的协调度水平),对中国华东十个城市的结构与功能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2.
根据长江干流宜昌、汉口、大通3个站点1954~2013年的输沙量数据,采用有序聚类和泥沙归因诊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3个站点输沙量时间序列的跳跃点以及降水、产流、产沙等各因素在输沙量变化中的贡献和作用。分析结果表明:3个站点的输沙量均存在明显的跳跃点,在跳跃点前后,输沙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产沙能力的下降对输沙量比例变化率的贡献超过90%。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库总库容量变化和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是造成长江干流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985~2000年相比1954~1984年输沙量下降的585%、2001~2013年相比1985~2000年输沙量下降的831%是由于水库建设所造成。研究时段内流域植被覆盖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1954~1984年相比,1985~2000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下降,造成的输沙量变化为输沙量实际下降的 -436%,与1985~2000年相比,2001~2013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上升,造成的输沙量下降贡献了输沙量实际下降的180%。 关键词: 长江;输沙量;突变点;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93.
利用合肥、固始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淮北平原境内6个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基于ngstrm模型推算出淮北平原1959~2015年太阳总辐射。应用线性倾向率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分析地区57 a来太阳总辐射趋势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综合采用累计距平、Mann-Kendall检验以及滑动T检验法以准确判断太阳总辐射突变年份,同时结合Morlet小波进行太阳总辐射的周期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全年与四季,淮北平原太阳总辐射均呈现出北部辐射强,南部弱的分布差异,年太阳总辐射变化范围为 4 600~5 020 MJ·m-2,南北间年辐射平均差值为200~400 MJ·m-2;趋势与突变呈现东西分布差异,淮北平原西部太阳总辐射57 a来的减少趋势明显,均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夏季辐射减少幅度最大。太阳总辐射的减少突变主要集中在平原西部于1980年前后发生,且突变均至少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平原东部辐射变化幅度较小,只有夏季辐射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他时间段变化不显著,东部代表区域宿州在全年和四季均无突变发生;淮北平原全区存在29 a的第一主周期以及17 a的第二主周期,西部地区以27~30 a的长周期振荡为主,东部地区以9~17 a 中长周期振荡为主,西部周期振荡强度高于东部。总体淮北平原北部地区太阳总辐射资源丰富且稳定。分析表明,日照百分率的下降是导致太阳总辐射减少的主要气象因素,日照百分率还随着风速的降低而减少。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趋势系数; 突变点;小波分析;淮北平原  相似文献   
94.
随着国际油价对各种事件反应灵敏度的增加及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油价频繁的突变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巨大冲击,但是经济环境的变化、油价核心影响因素的变迁使得不同时间下油价发生突变的引致因素及突发事件均有所不同,识别并分析油价突变的时间及形成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作者首先给出了商品价格变动容忍阈值及商品价格突变的定义,利用PPM模型,对国际历史油价及相关影响变量的突变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共显示出8次显著的油价突变。1999年2季度油价突变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实际原因是石油供需结构的失衡,具体来说,石油供应方对市场石油需求变动的估计不足及中国净进口的增加,导致了油价的快速回落和短期剧烈反弹;此后的7次油价突变,美元指数一直是最主要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而地缘政治事件及经济情况带动的需求变化或预期变化成为油价突变的基础,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增长成为促使油价突变的新生因素。  相似文献   
95.
突变级数法在水资源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突变级数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步骤,并以盘锦市水资源持续利用评价为例验证了其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96.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国低碳经济复杂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SREE复杂系统,该系统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4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括经济系统、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在内的低碳经济复杂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运用突变级数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需要,指标体系全部由定量指标构成,避免了人为确定定性指标权重的主观性。其次,运用突变级数评价方法对2005~2009年的中国低碳经济复杂系统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国低碳经济复杂系统按照波浪型曲线运行,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双重因素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复杂系统内部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了当前中国低碳经济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战略  相似文献   
97.
王丽娜  王恒山 《灾害学》2010,25(2):103-107
近年来的统计分析表明,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逐步上升为大型公共聚集场所的主要人为事故灾害类型之一。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带来的危害,需要从理论高度开展对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承载体人群的运行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关于人群拥挤事故的研究方法很多,但至今还未找到较为完善、科学和经济的方法。因此提出将尖点突变理论引入到人群拥挤模型中,建立人群拥挤的尖点突变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用突变模型得出的结论与数据拟合得出的结果大体一致,这说明突变理论应用于此领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
化工储存单元是企业的重要危险源之一,分析企业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利用蝴蝶型突变理论建立突变级数数学模型。突变级数能对企业安全状况进行分级,安全生产状况改进参数能表征可进行整改的程度。  相似文献   
99.
全球系统科学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系统科学是一门关于人类圈同地球圈层关系的学问。本文主要讨论(1)全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2)全球系统的进化规律;(3)地球的最新圈层,(4)地球演化的新突变期;(5)全球问题的实质和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0.
人类承载力"K值"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承载力“K值”表示地球能承载人口的极限值。“K值”的影响因素的繁多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使得“K值”确切数值的计算成为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过分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类承载力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从开放生态系统的性质讨论人类承载力的宏观影响因素。从而得出人类承载力受渐变和突变因素的结合控制。以此揭开承载和调控人类种群的机理并预测“K值”的可能发展趋势,达到避免计算“K值”确切数值而又能提出人口增长对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