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356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91.
海藻酸及腐殖酸共存对PVDF超滤膜的污染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有机物对PVDF超滤膜的污染行为,选用典型亲/疏水性有机污染物海藻酸(SA)及腐殖酸(HA),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结合自制的PVDF膜材料探针和污染物探针定量测定了PVDF-污染物及污染物-污染物间的作用力,并进行PVDF膜污染试验和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亲水性SA-PVDF及SA-SA之间的作用力皆大于疏水性HA-PVDF及HA-HA间的作用力,且SA污染膜的通量衰减速率与衰减幅度明显大于HA污染膜,说明了亲水性有机物是引起PVDF超滤膜污染的优势污染物.HA/SA混合污染物试验表明,膜污染行为与混合污染物中优势污染物的含量密切相关;与单种污染物的膜污染行为相比,混合污染物间不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促进膜污染.此外,污染物的去除率与相应微观作用力大小及膜污染速率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92.
《中国安防》2014,(7):41-41
传感器领域的领导厂商霍尼韦尔公司(纽约证交所股票代码:HON)日前宣布,在业内率先发布超低功耗磁阻传感器集成电路——Nanopower系列。这些传感器能耗极低,仅为360nA,却能提供最高等级的磁灵敏度(典型应用低至7高斯)。相较于其他广泛应用的磁技术,新引入的传感器能为设计工程师带来许多优势。  相似文献   
793.
正随着国家平安城市及天网工程计划的推进,各省市相继进入建设阶段。近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在其智能化指挥中心建设项目中,采用了中达电通提供的台达DVCS分布式图像显示控制系统和电动前维护LCD液晶显示单元,构建其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本项目中,中达电通提供的专利技术——电动前维护LCD拼接屏搭配台达全球首创的DVCS分布式  相似文献   
794.
科技博览     
《现代职业安全》2012,(3):120-121
<正>修电站应对事故安全技术研发计划启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安全技术水平和应对极端灾害叠加能力,结合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的核电安全技术研发计划于2012年2月正式启动。计划首批设立项目13项,所设项目以硬件为主、软硬结合,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全部立足于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的技术路线特点和厂址环境特征,通过重要机理研究、关键设  相似文献   
795.
产品安全问题与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是通过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某类产品或其重要部件,采用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发掘产品存在的安全风险。为降低样本量,采用了产品安全事故先验信息分析方法,并给出了获取先验信息的重要途径。其次,在抽样方案设计过程中,将产品抽样检测分成多个阶段,利用分批购买-分批检测的方法,动态调整样品分配,提高了发现产品安全风险的效率。最后,利用消费者协会提供的电视机投诉数据,对以上多阶段目的抽样方案进行了示例说明。  相似文献   
796.
由于会泽矿3#超深竖井(施工深度达1 526 m)的工程地质条件,在竖井开挖到一定深度后有不同程度的岩爆现象显现,其中两次比较严重的岩爆发生的位置埋深较深,井筒深度达到1 400 m以上。为此建立了井壁地应力监测系统,对岩爆的发生进行预测。根据井壁周边不同深度布置的4个点处的应力变化曲线分析,总结了地应力分布规律,4#位置(东偏南70°)井壁受测压力最大,最大水平主应力可以达到120 MPa以上,其方位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相符。结合3#竖井工程岩爆现象的分析,以及岩爆发生的特征,给出了预防岩爆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为此类工程施工制定岩爆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7.
798.
本文以江苏省连云港台电磁信息观测在江苏及邻近地区发生的Ms≥3.0级地震前出现的电磁辐射异常信号为例,通过对信息出现的时间及波形特征的分析,认为距震中300km左右,Ms≥3.0级的地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电磁信息观测可能成为一种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短临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799.
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具有超弹性特征的Ni-51.8 at%Ti形状记忆合金的预制双边裂纹试件,在单向拉伸过程中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变场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时效温度处理的试样进行了比较。发现时效处理温度对合金材料裂纹尖端的应变场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0.
孙在  杨文俊  谢小芳  陈秋方  蔡志良 《环境科学》2014,35(12):4495-4501
对燃煤超细微粒的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气溶胶实验平台,使用快速粒径谱仪FMPS对燃煤超细颗粒(5.6~560 nm)数量粒径谱进行了测量,同时利用颗粒物动态演变模型,通过最优化算法,得到颗粒沉积损失率和排放率随粒径的分布,并计算了燃煤颗粒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在颗粒生成的初始阶段,燃煤颗粒数量粒径谱是多分散的复杂谱,初始粒径谱主要由10 nm、30~40 nm及100~200 nm这3个模态组成,其中,10 nm模态颗粒数浓度较高,100~200 nm模态颗粒粒径谱呈对数正态分布,数量中位径CMD均值为16 nm.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数量浓度呈指数规律衰减,CMD先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排放因子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燃煤颗粒的排放因子达到(5.54×1012±2.18×1012)个·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