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捕获和封存(CCS)作为减缓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1种方式,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近海CCS的发展最为快速.根据伦敦公约及其议定书的规定来看,近海CCS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为了推动近海CCS技术,伦敦公约及其议定书应该确立近海CCS的合法地位.由于近海CCS具有破坏海洋环境的风险,所以需要对近海CCS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为此可以借鉴<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OSPAR)提供的近海COS环境风险管理模式.文章介绍了CCS的概念,以及国际上对此的态度,分析了近海CCS及其法律问题,提出了建立近海CCS法制框架的设想,以期为我国制定有效的CCS监管法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2.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2月17日刊登研究报告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利用磁场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抓住”反物质原子。  相似文献   
103.
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效率很低,只能利用所获得光源的约20%。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7日报道,美国密苏里大学工程人员开发出一种柔软的太阳能薄片,能捕获超过90%的光能量,并计划在5年内制造出可用于消费领域的样机。相关设计与制造过程在《太阳能工程》杂志上有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4.
方双喜  周凌晞  汪巍  张芳  姚波  许林  刘立新  温民 《环境化学》2011,30(5):1030-1033
提出采用单一标气非线性校正的方式对未知气体的N2O进行定量.以浓度为278.11×10-9(物质的量之比)的单一标气多次分析3瓶接近于环境浓度的N2O样气,结果与多点二次多项式拟合均值差异小于0.1×10-9,精度优于(0.03±0.09)%,表明该方法在用于本底大气中N2O浓度在线观测时,能有效校正采用单点线性拟合可...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以3种钢铁厂碱渣直接法固碳技术为研究对象,该技术将钢渣进行碳酸化处理,可快速永久地将CO2固化储存在钢渣中,气固相反应可分别在高压釜、泥浆反应器和超重力旋转床的水溶液中一步完成,并将其分别定义为T1、T2、T3.通过Umberto软件建立生命周期模型,对3种技术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T1的环境影响最高,其次为T3,T2的环境影响最小.技术评价显示,T3在技术效率、资源消耗、环境影响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敏感性分析表明,加热效率的敏感性系数分别为0.97、0.97和0.46.转换率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分别呈上升、倒U型和下降的变化趋势.提高加热效率、合理利用热源及选择合适的技术效率,将有利于技术优化,减少技术的环境影响,提高固碳效率.  相似文献   
106.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在线观测12种卤代温室气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组装的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系统(GC-ECD)测定大气中12种卤代温室气体,空气样品采样的时间分辨率80min,分析精度0.16%—4.87%,准确度-1.64%—3.05%.对2007年4月6日—2007年4月16日在北京上甸子站的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获得12种卤代温室气体的本底和非本底浓度,表明该系统适用于大气中卤代温室气体浓度在线观测。  相似文献   
107.
辽东湾海域短链氯化石蜡的生物累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短链氯化石蜡(SCCPs)在我国海域的污染现状,于2009年采集了渤海辽东湾海域的浮游动物、8种底栖动物(虾、蟹、蛤、扇贝和螺)和6种鱼类,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离子化-低分辨质谱(HRGC/ECNI-LRMS)分析了其中的SCCPs.结果表明,渤海辽东湾海域水生动物体中SCCPs的含量变化范围为O.66...  相似文献   
108.
Global warming,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 confronted by humanity today, is caused by rising level of green house gases.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technologies offer potential for tapering CO2 emission in the atmosphere. Adsorption is believed to be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CO2 capture. For this purpose, a polyester was synthesized by polycondensation of1,3,5-benzenetricarbonyl trichloride and cyanuric acid in pyridine and dichloromethane mixture. The polymer was then characterized using FT-IR, TGA, BET surface area and pore size analysis, FESEM and CO2 adsorption measurements. The CO2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the polyester were evaluated at a pressure of 1 bar and two different temperatures(273 and 298 K).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materials to adsorb CO2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was measured by optimum CO2 uptake of 0.244 mmol/g at 273 K. The synthesized polyester, therefore,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exploited as CO2 adsorbent in pre-combustion capture process.  相似文献   
109.
闫增元  习海玲  袁立永 《环境科学》2019,40(4):1819-1825
U(Ⅵ)是放射性废液中铀的主要存在形式.将可溶的U(Ⅵ)还原为难溶的U(Ⅳ)是治理铀污染的有效方法.以溶剂热法合成了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53(Fe).在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及光响应特性基础上,开展了MIL-53(Fe)在可见光下催化还原水中U(Ⅵ)的研究.探究了空穴捕获剂种类、空穴捕获剂浓度、反应体系pH及催化剂用量等对U(Ⅵ)光催化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穴捕获剂甲酸的加入可有效提高光催化反应的电荷分离效率.当甲酸浓度为1 mmol·L-1时,400 mg·L-1的MIL-53(Fe)在可见光下,2 h内对初始浓度为50 mg·L-1的U(Ⅵ)去除率达到80%;光电子能谱检测结果显示反应中有U(Ⅳ)生成,推测其主要反应机制是甲酸与MIL-53(Fe)的光生空穴反应产生强还原性的·COO-,将U(Ⅵ)还原为U(Ⅳ),从而实现对水中U(Ⅵ)的光催化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