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建立了不经衍生直接测定水体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目标化合物,浓缩后上机测定。五氯酚钠标准溶液的线性范围在0.35~400μg/L之间,相关系数为0.9992;池塘水中五氯酚钠的添加浓度为1.0、5.0、10.0μg/L时,其加标回收率为95.8%~98.7%,相对标准偏差≤3.6%;检出限(信噪比为3时)为0.35μg/L,定量限(信噪比为10时)为1.0μg/L。  相似文献   
32.
5 A分子筛气相色谱法测定痕量 CFC1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A分子筛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气体样品中的CFC12,介绍了填充柱的制备方法。方法线性良好,用峰高定量略优于用峰面积,检出限为27μg/m^3(进样体积以1 mL计),标准样品测定的RSD≤6.7%,加标回收率为92.3%~103%。  相似文献   
33.
使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C18膜-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分析方法检测水中具有致癌性的卤代醚,回收率范围71.8%~126%,检出限0.5~1.5μg/L,与EPA611相比,更加快速、准确,能够满足我国饮用水和废水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4.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苦味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苦味酸的新方法,将10 mL水样中的苦味酸衍生化后,直接取顶空气进样,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法在0~25μg/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加标回收率为90.2%~107.6%,相对标准偏差为6.8%,检出限为0.02μg/L,能同时满足饮用水源地水和废水中苦味酸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35.
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用HSGC-毛细管柱-μ-ECD法同时检测生活饮用水中16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方法,试验优化了平衡条件、色谱条件.用氯仿和四氯化碳两组分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用实验方法试验出了各组分的检测限,同时还列出了用该法检测城区供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6.
植物床-沟壕系统的藻类捕获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实验验证植物床.沟壕系统的藻类捕获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拦截和捕获源水藻类。在水力梯度驱动下,约35%源水进入高位小沟流经植物床内部根孔结构而汇至低位小沟。低位小沟内叶绿素a(Chl-a)浓度显著低于高位小沟(P=0.0239),其降低比例为11.1%。以植物床.沟壕系统为结构形式的根孔净化区其出水Chl-a浓度较源水整体下降了27.0%。估算该片根孔净化区捕获藻类鲜生物量约122kg/d。石臼漾湿地共含根孔净化区11片,按供水25万t/d计,估算捕获藻类鲜生物量约1100kg/d。  相似文献   
37.
蓝藻水华的拦截和陷阱捕获综合控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文气象条件对巢湖蓝藻水华分布的影响,在西北岸万年埠的迎风岸湖段设置蓝藻水华拦截围隔和蓝藻水华捕获陷阱。通过连续监测,比较围隔内外蓝藻生物量和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检测水华陷阱的蓝藻捕获效率,从而对蓝藻水华拦截和陷阱处置综合控藻技术的作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陷阱设置在西半湖万年埠湖段是科学合理的,监测表明蓝藻水华生物量受风力和水流驱使主要聚集在沿岸带区域;(2)水华拦截围隔对蓝藻水华有很好的拦截效果,在水华暴发期间蓝藻围栏可以拦截50%以上的蓝藻水华和50% 以上的Chla浓度,水华拦截区围隔内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拦截围栏之外的水域;(3)陷阱对微囊藻水华的聚集捕获效果显著,在适宜气象条件下聚集效率约为2 kg/(m2·d)。这些研究结果说明该综合技术有很好的控藻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CO_2捕获发展现状与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捕获后进行封存是目前被认为减少对大气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手段,而捕获技术是碳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CO2的捕获主要通过燃烧后、燃烧前、富氧燃烧和工业分离技术来实现。虽然捕获CO2在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但投资、能耗、捕获成本等方面仍存在障碍,有待进一步研究。降低捕获成本和开发新技术是CO2捕获技术大规模应用和商业运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赵卉  刘永祺 《四川环境》2008,27(2):60-63
本文目的在于讨论和分析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项目(CCS)作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障碍和机遇。CCS被视为减少CO2人为排放量的选择方案之一,但在发展中国家,该技术面临着政策、成本和技术上的挑战。对这些国家而言,CDM几乎是发展CCS的唯一动机。本文分析了CCS作为CDM项目面临的项目边界、持久性、渗漏和可持续发展性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0.
为分析降雨入流影响下水库悬浮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及沉降特征,在华东地区最大水库新安江水库(千岛湖)的河流区、过渡区和湖泊区(分别对应街口、小金山和大坝这3个水质断面)布设水体沉降物自动捕获器和水质高频自动监测浮标,结合定期水样采集分析,开展了为期1 a的水体颗粒物沉降通量及其营养盐效应观测研究.结果发现,水库水体浊度、悬浮颗粒物浓度(SS)、颗粒物沉降通量与降雨量、入库流量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浊度与SS的相关性最好(R~2=0.86);在降雨较多的春夏季,SS空间差异明显(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而秋冬空间差异不大;颗粒物沉降通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空间上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分别为27.82、 4.34和0.26 g·(m~2·d)~(-1)],时间上春夏季秋冬季;结合全湖60个点位四季悬浮物浓度调查估算,全库颗粒物沉降通量为2.57×10~6 t·a~(-1),其中春夏季沉降通量高于秋冬季;街口、小金山和大坝捕获沉降物中颗粒态氮含量(PN)分别为6 812、 15 886和21 986 mg·kg~(-1),磷含量(PP)分别为2 545、 3 269和3 077 mg·kg~(-1),自上游向下递增.统计分析表明,中雨以上降雨过程与河流区浊度增量呈指数相关(R~2=0.81),持续强降雨则对浊度有累加效应,但对过渡区影响不大;SS浓度自河流入库区至下游大坝随距离增加呈较好的指数下降特征(R~2=0.84),降雨较多的春夏季更为明显.结果还表明,新安江水库年均库容淤损率为0.07%,与全国其它大型水库相比较低,但是坝前沉降物营养盐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内源释放风险;管理上应加强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降低降雨冲刷对水质的影响;同时关注坝前高营养沉积物的内源释放对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