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0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土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搬离老城区,如何实现工业搬迁场地的安全再利用已成为制约土地资源再利用的关键因素。以泰安市某个工业搬迁场地为例,以北京市《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 11/T 656-2009)中通用土壤筛选值为评价标准,通过对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调查与监测,对该场地能否再利用进行适宜性评价,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2.
江苏省某城市由于规划发展的需要,陆续搬迁了一批高污染的化工企业。调查发现其中一家化工厂原厂址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现采集多个表层土壤样品,对样品中的多种重金属(Pb,Cu,Cr,Ni,Zn和Cd)的总量进行分析测试,发现搬迁区土壤重金属累积效应显著,除Zn和Ni外,其它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其背景值,其中Cd的含量是其背景值的324倍,Pb是背景值的1.8倍。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PbCrZnCdCuNi。  相似文献   
173.
松华坝水源是昆明市极为重要的饮用水源。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其水质产生了重大影响.昆明市居民饮水受到严重威胁。本文提出了用搬迁措施解决水源地面临的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的思路、方案和主要工程步骤;并确切提出了移民安置方案和方案实施政策。  相似文献   
174.
重视公园避难功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在地震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抗震救灾的重点也已经从生命的抢救和伤员的救治中,逐渐转向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175.
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节选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污染土地再开发面临的环境问题污染土地的历史根源及程度中国的城市和农村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土地污染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始,中国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大量被工商业污染的土地(在西方文献中又称为棕地),其具体数量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全面的统计数据。中国棕地的产生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大跃进"时期(甚至新中国建国前的更早时期)一些高污染工业企业的建设。当时,大多数工厂建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如今,这些生产历史悠久、工艺设备相对落后的国营老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环保设施缺少或很不完善,土地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有些场地污染物浓度非常高,有的超过有关监管标准的数百倍甚至更高,污染深度甚至达到地下十几米,有些有机污染物还以非水相液体的形式在地下土层中大量聚集,成为新的污染源,有些污染物甚至迁移至地下水并扩散导致更大范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6.
张斌 《劳动保护》2007,(4):90-91
为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苏州市从2003年起对中心城区的化工、医药等生产型企业实行搬迁改造。在这些企业搬迁过程中,原址遗存的一些高危剧毒物品的处置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7.
极端降雨可能引发城市严重内涝,安全转移受灾群众是政府综合应急管理的重要工作。从平灾结合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内涝的灾民转移安置两阶段规划方法。首先,考虑交通、高程、坡度、设施类型等因素,筛选一批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备选的短期避难场所,并针对不同设施类型计算其容纳能力,结合内涝风险图提取淹没区域,采用面积比法计算待转移人数,考虑路段渍水对通行的影响以获取绕行路线距离;其次,以启用最少数量的避难场所和最短的灾民转移距离为目标,建立灾民安置转移多目标优化模型。选取武汉市汉阳区内涝场景,考虑不同目标优先级,获取灾民安置转移方案。结果表明:以集中安置为主要目标时,避难设施启用总数较少且饱和率高;以高效转移为主要目标时,安置距离并未显著降低,但安置灾民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