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73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323篇
综合类   1863篇
基础理论   14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86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劳动保护》2006,(9):I0007-I000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为做好安全生产“五五”普法工作,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92.
198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1994年重新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新增了限制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的标准;2000年再次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提出禁止有铅汽油的使用;2005年4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5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由80年代初的几十万辆,到现在年产2000万辆。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私家车数量增长更加迅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行业预测中心推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有望突破5000万辆,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93.
2005年1月25日,重庆市璧山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原告重庆市璧山县福禄镇村民在状告污染企业损害赔偿案中胜诉.至此,历时两年半的"璧山案"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94.
馨一 《环境教育》2006,(5):75-76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相似文献   
195.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在2005年至2014年这十年的时间中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这十年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他  相似文献   
196.
莽莽神农架,绵绵几千里,这个坐落在秦岭、大巴山、巫山山脉汇合地区的原始森林,仿佛是一个只有谜语而没有历史的混沌与迷离的世界,那魔幻般的魅力来源于亿万年所凝聚的远古的绿色.  相似文献   
197.
2006年6月20号上午10时,在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一辆蓝灰相间崭新的零排放公共汽车——由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提供的梅赛德斯——奔驰氢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缓缓地驶出北京永丰公交车站,正式开始在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示范线上试运行。零排放公交车是怎样的公共汽车?为何来  相似文献   
198.
2003年9月,山东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在烟台市召开之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做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做好创建工作,力争生态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揭开了烟台城市建设历程中崭新的一页。生态市建设稳步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烟台市  相似文献   
199.
石强 《环境教育》2006,(8):28-30
循环经济是通过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等,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0.
宋荣 《环境教育》2006,(8):52-54
黄河几乎成为季节河;长江存在进一步被污染的危险……比水荒更触目惊心的是,我们仍在粗暴地浪费和污染生命之源。因为缺水,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每年工业总产值大约有2000亿的损失,每年农业有1500亿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