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为保护人类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提出的概念(简称"非遗")。培育和形成以非遗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使非遗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已成为一个新课题。以莆田湄洲妈祖信俗发祥地为例,通过调研分析,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协同发展等相关理论,深入探讨了妈祖信俗与旅游融合的影响要素、融合机制与模式。研究结论对旅游业激发非遗、发挥旅游对非遗的传播功能、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贫困地区重要的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扶贫是贫困地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重要抉择.作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当地政府、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有者),他们之间的利益博弈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对三个参与方都是有利的战略选择.只有合理分配三者的角色,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文化脱贫,而且还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与健康》2012,(11):57
世界文化遗产地"土楼之乡"永定县,位于福建西南部,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现有有证煤矿48家、非煤矿山70家、危化企业68家。该县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县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监部门始终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重抓隐患排查治理,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14.
高峰 《环境》2013,(11):56-59
文化遗产是先人活动的遗存,它凝聚着先人的思想、智慧和生活气息。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且毁之不再生,摧之不可成。然而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因素导致文化遗产在不断毁损。  相似文献   
15.
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是对线形或带状的特殊文化资源集合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新形式.我国境内拥有着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源,准确评价线文化性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线性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并对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价,得出其旅游价值为79.88,属于相对较高的级别,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开发价值.从强化中心点、规划旅游区、构建遗产网络和深化区域合作方面对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16.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生态环保功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重大。本文从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入手,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保功能体系的构建途径,旨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成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相结合是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首要任务。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关注焦点,强调了其研究意义,分析了其保护现状与现存问题,如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方法不当等,从保护规划、制度及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护对策,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为深入开展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科学开展成都"非遗"保护工作,推动其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经济差距日益拉大,农村衰落已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2015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引起了众多学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但相关研究多以理论探讨为主。农业文化遗产地作为一个以遗产保护为前提的特殊农村地区,如何推动一二三产业(下称“三产”)融合发展,如何量化“三产”融合度,研究尚待深入。基于对农业文化遗产特点、资源特征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等方面的分析,阐释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并构建了由产业融合度与劳动力融合度组成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度评价方法体系及具体核算方法。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十大片区所在的8个乡镇为对象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业融合度分项指数间越均衡则产业融合度越高;各乡镇分项指数和产业融合度的数值皆很小,有巨大的“三产”融合发展空间;新街镇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融合度领先,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的产业融合与劳动力融合有较高的正相关性(r=0.67),显著水平在10%以下(P=0.069<0.1)。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在本地就业,对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发起一项全球性计划,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并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苑利 《世界环境》2011,(1):29-30
本质上看,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并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且具有重要历史认识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传统农耕文化事项。我们之所以如此要求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说到底是由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决定的。那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究竟有怎样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