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357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263篇
综合类   821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Atmospheric peroxyacetyl nitrate(PAN), peroxypropionyl nitrate(PPN), and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 were measured from September 2010 to August 2011 in Beijing. PAN exhibited low values from mid-autumn to early spring(October to March) with monthly average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0.28 to 0.73 ppbV, and increased from early spring to summer(March to August), ranging from 1.37–3.79 ppbV. The monthly variation of PPN was similar to PAN, with low values(below detection limit to 0.18 ppbV) from mid-autumn to early spring, and a monthly maximum in September(1.14 ppbV). The monthly variation of CCl4was tightly related to the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exhibiting a minimum in winter(69.3 pptV) and a maximum of 180.6 pptV in summer. Due to weak solar intensity and short duration, PAN and O3showed no distinct diurnal patterns from morning to night during winter, whereas for other seasons, they both exhibited maximal values in the late afternoon(ca. 15:00 to 16:00 local time) and minimal values during early morning and midnight. Good lin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PAN and PPN were found in autumn(R = 0.91), spring(R = 0.94), and summer(R = 0.81), with slopes of 0.130, 0.222, and 0.133,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anthropogenic hydrocarbons dominated the photochemical formation of PANs in Beijing.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N and O3 in summer with the low slopes( O3 / PAN) ranging from 9.92 to 18.0 indicated serious air pollution in Beijing, and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in winter reflected strong O3consumption by NO titration and less thermal decompositin of PAN.  相似文献   
102.
专利资讯     
正专利名称:铝塑分离再生利用系统专利申请号:CN201220363682.9公开号:CN202700829U申请日:2012.07.25公开日:2013.01.30申请人:安徽华翼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一种铝塑分离再生利用系统,涉及铝塑分离技术领域,系统按工艺步骤依次包括破碎机、磨粉机组、除尘装置、物料提升机和铝塑静电分离机组,所述破碎机与磨粉机组之间设置有螺旋上料装置,磨粉机组与除尘装置之间通过管道密闭  相似文献   
103.
废铅蓄电池是再生铅主要原料,铅蓄电池产量、进出口量、社会消费保有量,以及铅蓄电池消费使用领域与废铅蓄电池产生量有关。预测2015年废铅蓄电池产生量,并讨论我国再生铅产能规模,供再生铅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调整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4.
专利资讯     
正专利名称:一种利用陶瓷电容器回收金属的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110232035.4公开号:CN102936657A申请日:2011.08.15公开日:2013.02.20申请人: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本发明申请提供一种利用陶瓷电容器回收金属的方法,先将废旧陶瓷电容器破碎成0.01~0.1 mm粒径的颗粒,在上述颗粒中加入碱和水混合均匀,进行焙烧,将焙烧后的物料用热水洗涤,然后进行过滤,滤液回收锡和铅,然后将滤渣用  相似文献   
105.
专利资讯     
正专利名称:一种原纸切割机废纸回收系统专利申请号:CN201220605232.6公开号:CN202964751U申请日:2012.11.16公开日:2013.06.05申请人:程肖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纸切割机废纸回收系统,包括集纸器、进纸管道、风机、出纸管道和储纸器,进纸管道的两端分别与集纸器和风机相连接,出纸管道的一端与风机相连接;集纸器内远离进纸管道端的底端设置有圆弧结构;出纸管道的高度高于风机的高度,其出口向下,出纸管道向下出口处设置有集纸袋,集纸袋的下端与储纸器连接。通过将集  相似文献   
106.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一种表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是水质监测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对水样的保存、溶解氧、pH值、温度、接种稀释水和稀释度等影响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成败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7.
以上海市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为总目标,构建三系统四层次DSR指标体系框架,通过科学的指标筛选,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战略环境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充分考虑了环境影响,但在发展中应重视过渡时期出现的可持续性指数增长的平台期及其可能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环境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分析中,不能只关注可持续性指数的增长率,要紧紧依靠国家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优势地位,抓住机遇和国际大形势,努力实现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8.
通过采集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数据进行整理,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大连市大气常规污染因子PM10、SO2和NO2与PM2.5的关系。结果表明,PM10,NO2对PM2.5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据此分析道路二次扬尘、建筑工地排放的扬尘以及汽车尾气等线源、面源污染物对PM2.5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王敬  陆小兰  杨桂朋  徐冠球 《环境科学》2014,35(11):4085-4094
于2013年7月对东海和南黄海海水中CO的浓度分布、时空变化、海-气通量和表层海水中CO微生物消耗进行了研究.夏季东海和南黄海大气中CO的体积分数范围为68×10-9~448×10-9,平均值为117×10-9(SD=68×10-9,n=36),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特点.夏季东海和南黄海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范围为0.23~7.10 nmol·L-1,平均值为2.49 nmol·L-1(SD=2.11,n=36),CO的浓度受太阳辐射影响明显;不同站位CO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CO浓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表层,随深度增加CO浓度迅速减小.夏季东海和南黄海海水中CO浓度具有明显的周日变化,最大值是最小值的6~40倍.各层最大值基本出现在中午,最小值基本上出现在凌晨前后.CO明显的周日变化特征进一步证明海水中CO主要由光化学产生.调查期间东海和南黄海表层海水中CO相比大气处于过饱和状态,过饱和系数变化范围为1.99~99.18,平均值为29.36(SD=24.42,n=29),表明调查海域是大气中CO的源.调查期间CO的海-气通量变化范围为0.37~44.84μmol·(m2·d)-1,平均值为12.73μmol·(m2·d)-1(SD=11.40,n=29).调查海域CO的微生物消耗培养实验中,CO的浓度随时间增长呈指数降低,消耗过程符合一级反应的特点,微生物消耗速率常数KCO范围为0.12~1.45 h-1,平均值为0.47 h-1(SD=0.55,n=5),微生物消耗速率与盐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正>2014年4月27日至30日,我作为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有幸被环保部宣教中心遴选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在韩国大邱召开的第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Tripartite Environment Ministers Meeting,TEMM)青年论坛(Youth Forum)。站在现在的时间节点,回想六个人、四天的点点滴滴,清晰与模糊的记忆交杂,头脑中呈现的是一幅斑斓五彩的青春画卷。太多的感情,都会在点开一个叫做"TEMM16"的文件夹时迸发而出。一版版彻夜修改的PPT,一次次投入的讲演彩排,一句句中肯的修改建议,不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