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359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264篇
综合类   823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中国农业正在向绿色发展转变,绿色防控技术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四川省623户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消除了样本选择性偏差,分析了绿色防控技术对农户经济收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能够显著改善稻农的经济收益。与未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状态相比,采纳绿色防控技术能够使农户每亩水稻的毛收入增加104.96%,每亩水稻的净利润增加40.45%。②从作用机制上看,采纳绿色防控技术使稻农获得了更高的市场溢价,同时有利于激励稻农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并增加对农地的投入,包括提高有机肥和种子的投入费用。③尽管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即提高了病虫害损失率,导致一定程度的减产,但整体而言,采纳绿色防控技术所带来的价格溢价弥补了因病虫害引致的产量损失,改善了稻农的经济收益。④绿色防控技术对稻农经济收益的影响会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以及互联网的应用而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最后,研究从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农村互联网设施、强化绿色防控技术政策支持以及加强对农用化学投入品的监管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对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作用,定量评估日调节电站库区中部生态水文情势影响,可为日调节电站的生态调度,维持河流生态健康等提供科技支撑。采用变动范围法(RVA)对湘江干流大源渡枢纽库区衡阳水文站1959~2015年逐日流量、水位及流速指标进行分析,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标SI初步评估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日调节电站蓄水后,库区中部生态水文变化特征及生态影响为:流速IHA指标整体改变度达到81%,流量IHA指标整体改变度为43%;4~7月月均流速降低(高度改变)不利于“四大家鱼”产卵活动;库区年极小值流量的增加利于保障自然栖息地和植物群落;年极值流速降低在改变库区河道地貌的同时加大生态环境风险;流量、流速年最小值出现时间发生100%改变,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流量低脉冲历时和流速高脉冲历时高度改变,不利于刺激家鱼产卵繁殖活动;枢纽蓄水后SI值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993.
《江苏劳动保护》2020,(2):15-15
2019年,邳州市应急管理局围绕“安监人”向“应急人”的全面转型,着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建设。精心谋划应急管理转型发展推动机构职能向深度融合。在机构职能调整到位的基础上,加强改革协同,理顺部门职责边界,科学划分职责权限,明确部门职责,制定出台重点行业领域市领导年度四次督查制度,推动各部门依责履职,力促职能、人员有机融合,形成战斗合力。  相似文献   
994.
绿色低碳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的一次能源消费国以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在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承诺于2030年以前单位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60%—65%;此外,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时期,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基础上降低40%—45%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模型。通过行业的生产结构矩阵,构建出行业的能源结构消耗矩阵及碳排结构矩阵,旨在能源消耗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双重约束下,得到中国2020年最优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并计算了基于现有科技水平下中国最大的碳排潜力。线性规划的结果显示:(1)中国2020年最优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可以满足国民经济总产出量最大化的目标,年均增长约为8%;且相比目标年份(2005年)二氧化碳强度下降46.93%,能源强度下降26.04%,达到"十三五"规划中的气候变化目标。在保证经济最低增速(6.5%)的前提下,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可以比优化方案再多下降约14%。(2)建筑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仍然是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整体的占比份额仍需扩大。(3)从生产的角度看,中国产业结构必须全面向第三产业服务业转型,全面提高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尤其是加大生活服务业类部门的产出量。(4)为了满足"绿色、低碳"的约束限制,半数以上的二产部门的生产规模都应有所降低,尤其是能源部门和金属加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995.
《环境技术》2006,24(4):38-38
制定《管理办法》的目的和意义有五个方面: (一)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作为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体现“污染防治,预防在先”环境保护原则,落实“从源头抓起”的工作思路; (二)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纳入行业管理,法制化; (三)实现有毒有害物质在电子信息产品中的替代或减量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四)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积极应对欧盟两指令。  相似文献   
996.
以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为例,基于3S技术、市场经济调查和生态补偿调整系数评估退耕还湿、退养还湿的生态补偿额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和养殖塘退耕还湿和退养还湿的单位面积生态补偿额度分别在0.74万~1.32万元·hm~(-2)·a~(-1)和6.68万~112.74万元·hm~(-2)·a~(-1)之间,平均值分别为1.09万和35.81万元·hm~(-2)·a~(-1);各类养殖塘中,虾与鱼种、螃蟹、蟹苗养殖区单位面积补偿额度相对较高,平均值分别为107.67万、53.57万和44.55万元·hm~(-2)·a~(-1);南二实验区梭子蟹和小白虾养殖区最低,仅为6.68万元·hm~(-2)·a~(-1)。保护区各功能区累计生态补偿总额在0.04亿~87.87亿元·a~(-1)之间,其中南缓冲区最高,中实验区最低。各地块生态补偿总额度空间等级分异明显,全局和局部空间聚集关联性突出。  相似文献   
997.
珠三角地区大气中HCFC-22的浓度观测和变化趋势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罐采样和预浓缩-色谱/质谱方法,对珠三角地区广州城区和鼎湖山大气中HCFC-22进行了初步的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广州城区HCFC-22年平均体积分数达到(479.5±241.4)×10-12,鼎湖山仅为(244.4±51.3)×10-12.广州城区大气HCFC-22日变化幅度夏秋季节相对较大,而鼎湖山日变化不明显;广州城区大气HCFC-22的体积分数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鼎湖山则相反.与城区HCFC-22排放的季节性有关,夏秋季节广州城区与鼎湖山HCFC-22体积分数差别很大,冬春季节则比较接近.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城区和鼎湖山大气HCFC-22的体积分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分别达到6.57%和7.28%,约为一些全球基准观测站(NOAA/CMDL)的1.9~2.8倍.  相似文献   
998.
泰山春季臭氧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紫外光度法,使用美国热电子公司的TECO model49c型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仪,对2004年5月泰山站的地面臭氧进行监测,以获得更具华北区域代表性的臭氧春季污染特征.结果表明:2004年5月泰山站ψ(O3)的月均值为64μL/m3,变化幅度达到53 μL/m3;其频率分布呈单峰性,主要集中于55~75μL/m3,与济南站的分散型和区域背景站Cape D'Aguilar的双峰型分布有明显的不同;泰山ψ(O3)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变化幅度(19 μL/m3)远大于中国西部的瓦里关站,这可能与泰山处于中国东部,尽管距地面较高,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区域性的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999.
张泽 《环境》2006,(7):28-30
现阶段,消费品要无害于人体健康这一最起码的要求成为人们关注绿色市场的焦点。这反映出我国绿色市场还很低级。但市场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把大量精力花在健康问题上,恰如绿色市场的黑色幽默。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了中国环境监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分别从法律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现有职能等方面深入剖析现存问题的原因。在认真梳理和分析现有职能的基础上,提出职能转移以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职能下放以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职能整合以尽量减少各部门间职能交叉与分散,职能加强以推进本职工作履行到位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