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3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8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25篇 |
综合类 | 172篇 |
基础理论 | 31篇 |
污染及防治 | 7篇 |
评价与监测 | 7篇 |
社会与环境 | 19篇 |
灾害及防治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41.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赤水河鱼类的繁殖情况,为保护区鱼类的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本底资料,于2007和2008年3~7月在赤水河赤水市江段进行了鱼类早期资源的调查工作。结果显示:至少有34种(亚种)鱼类在赤水市江段繁殖,其中包括长江上游特有鱼类4种,产漂流性卵的鱼类8种。鱼类繁殖期从3月持续到7月,盛期为5~7月。两年调查期间,分别经历了7次和5次繁殖高峰;在4~7月,漂流性鲫的资源量分别为3.26×108粒和5.26×108粒。复兴、丙安和太平3个江段为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主要产卵场。鱼类繁殖盛期的水温范围为21℃~245℃,流量的增加可以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 相似文献
442.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福利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行有效的气候保护政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以State-Contingent模型和Demeter模型为基础建立一个宏观动态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宏观经济模块.气候变化模块.人地关系协调的决策选择模块.以此分析不同气候保护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模型在考虑了增汇、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基础上.针对生产型、增汇型、能源替代型三种气候保护政策作了模拟情景分析。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在不实施任何气候保护政策下中国历年的CO2排放和GDP、效用等结果,然后与实施不同气候保护政策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实行单一气候保护政策时。增汇型政策和能源替代型政策远优于生产型替代政策;而混合型政策要优于任何单一政策。 相似文献
443.
区域能源强度变动:基于GFI的因素分解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使用指数分解分析进行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是研究能源变动的主要研究方法。拉氏指数和D氏指数法各自都有其自身缺陷;费雪指数法则能折衷这两种指数方法,并能很好地克服拉氏指数和D氏指数法的缺点,因此其在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进行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本文基于广义费雪指数(GFI)方法,将影响区域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技术进步效应、结构变动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并利用1995—2005年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对区域能源强度变动进行了函素分解分析,发现区域结构因素是源强度变动的主要解释因素,其次是区域技术进步,而区域经济规模的解释力较弱。 相似文献
444.
中外企业环境绩效评价规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朝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
环境绩效评价与财务绩效评价不同,在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和评价目的等方面均有突出特点。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等国际组织和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发布的相关规范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应遵循生命周期观、物质与能量匹夫有守恒观、环境与财务双赢观、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各项环境绩效指标在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近年发布的五个有关文件中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可发现其存在末端治理为主、规制导向的总体特点,在各项原理的运用上都还存在一定局限。因此,我国既要建设重视环保的市场竞争环境,也要加强环境绩效评价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45.
依据鱼类的繁殖习性及其早期发育阶段的适应特征,将长江中的8目17科90种鱼类划分为3个行为类型,13个繁殖共位群。其中鲤形目鱼类的86.9%属于无亲体护卫型繁殖类群,多为适应长江干流环境的漂浮性产卵类群以及适应湖泊定居的喜石性产卵类群与喜植性产卵类群。与现有的分类系统相比较,鱊亚科的全部种类仅局限于同一个繁殖共位群中,而鮈亚科的种类则分布于5个不同的繁殖共位群。对不同水系繁殖共位群的组成进行了比较。此外,讨论了不同繁殖共位群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446.
于家沟遗址作为泥河湾盆地中唯一具有新旧石器工业过渡的典型遗址,为研究东亚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本文通过于家沟遗址剖面沉积物(厚约550 cm)的加速器质谱法(AMS-~(14)C)年代测定,确定了于家沟剖面的年代跨度为16.19?—?2.43 ka BP,其中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化时限为9.35 ka BP。该遗址中发现的最早陶器经同层位地层推测,其年代为13.60 ka BP,是目前中国北方发现的最早陶器。陶器的使用可能改善了古人类的生活条件;大量细石器反映出泥河湾盆地中采猎经济高度繁荣。因此,在晚更新世末期气候开始变暖的背景下陶器和细石器的出现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