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叶洪岭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6):27-29,57
简介了生态城市绿地建设发展现状,分析了昆明市生态绿地建设进展情况,提出了基于环境功能昆明生态绿地建设的建议:优化生态结构,多生态单元为本底的生态系统,城乡生态系统的连通,城市生态的水网化和林网化,入湖河道下游自然化。  相似文献   
42.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昆明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2005年雨季前后的6月至9月,共布设144个样方,采样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对云南昆明地区针叶林、阔叶林和草地3种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地表腐叶层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后土壤动物类群总数显著减少,其中针叶林减少41.3%,阔叶林减少29.0%,草地减少36.7%;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总数下降,其中针叶林减少63.5%,阔叶林减少20.4%,草地减少43.2%。紫茎泽兰入侵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6月至8月,在没有紫茎泽兰入侵情况下,针叶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逐步升高;紫茎泽兰入侵后,由于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及部分类群个体数量减少,针叶林和草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3.
黄晓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B06):58-60
根据昆明市“十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了主要特征污染物变化趋势。“十五”期间降尘、PM10是市区主要污染物,SO2、NO2亦呈上升趋势,市区空气污染特征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对此。提出了改善空气质量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4.
利用城市污水进行水稻免耕栽培,培育人工经济湿地,通过消耗城市污水中的污染物,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减轻滇池污染。既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滇池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和环滇沿岸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5.
利用一维水质模型,对倘甸产业园区纳污河流洗马河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通过建立洗马河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入河量供需平衡关系对倘甸产业园区现状及2020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倘甸产业园区现状水环境承载力剩余空间较大,至2020年NH3-N呈超载状态。对2020年倘甸产业园区NH3-N入河量超出洗马河环境容量提出了总量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46.
2011年12月27日,由昆明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昆明天生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在寻甸天生桥奠基。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国内外危险废物管理情况。就昆明地区危险废物的管理,处理处置现状,危险废物种类、产生量,以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8.
通过分析昆明市建成区PM10污染水平、时空变化、气象影响、与PM2.5的关联性,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9.
新闻与资讯     
《环境》2005,(7):48-51
把环境作为战略资源 全面推动绿色广东建设;珠海:广东省治污保洁工作会议召开;广州市荔湾区:绿色创建新突破获国家级四个奖项;中山:中山詹园启动二期规划,生态保护是重点;闽江试行生态补偿机制;中德福建循环经济项目进展顺利;桂林汽车尾气排放新标准将正式启动;推广“重安江模式”破治理难题;贵阳斥巨资为城市添绿;六部门联手治污;县域经济考核不再围着“钱”转;南昌环保电子警察督噪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昆明西山意欲“环境立区”;团体推减用空调计划;闪电定位资讯服务面世;使用环保购物袋,爱惜地球。  相似文献   
50.
黄云波 《环境保护》2013,41(5):60-61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不管是生态环境还是自然资源,都显得十分脆弱和匮乏。当我们沉浸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当中、享受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暖;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也超出了合理范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达到临界状态。日益严峻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正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健康和未来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生态兴则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