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58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61篇
综合类   748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21.
本文就日本向低碳社会体系转型的过程中,交通部门碳排放现状、都市交通体系构成、实施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交通运输领域低碳交通的相关因素及发展模式,为中国低碳交通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以深圳市城市高速路、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路等三类较高等级的多条典型城市道路交通干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监测与模式预测对比研究,分析和验证FHWA模式、规范模式、导则模式和RSL90模式等四种常用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在较高等级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中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式预测的准确性高低依次为:导则模式、规范模式、RLS90模式、FHWA模式。  相似文献   
123.
选取了沈阳市lO条主干道,通过实地调查监测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主干道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车流量与车型是影响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控制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改善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4.
在我国现代电力网络的构建中,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智能电网综合运用了先进的测量技术、传感技术、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设备技术与控制方法,以进一步提升电力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5.
智能电表及抄表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行业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也就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线损管理作为维护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智能化的电能表和相应的抄表系统也开始得到普及和应用,为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本文对智能电表及抄表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相关的实践和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6.
以新乡市数字环保发展现状为例,指出数字环保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依托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发展智能环保,可以有效克服数字环保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又与能源的不断消耗形成一个矛盾,如何在能源使用和节能减排的权衡中找到平衡点,就显得日益重要和突出起来。本文从二次能源之一——电能的角度,简单介绍了电能并阐述了节约电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8.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体系,以为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韦公远 《安全》2007,28(8):52-53
随着地面交通的日益拥挤,人们将目光转到了地下.于是,地下铁路在许多城市变得日趋发展.由于它的方便、快捷和正点,受到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0.
Air and soil pollution from traffic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critical issue to crop production and food safety, however, few efforts have been paid on distinguish the source origin of traffic-related contaminants in rice plant along highway. Therefore, we investigated metals (Pb, Cd, Cr, Zn and Cu) concentrations and stable Pb isotope ratios in rice plants exposed and unexposed to highway traffic pollution in Eastern China in 2008.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tals concentrations between the exposed and unexposed plants existed in leaf for Pb, Cd and Zn, in stem only for Zn, and in grain for Pb and Cd. About 46% of Pb and 41% of Cd in the grain were attributed to the foliar uptake from atmosphere, and there were no obvious contribution of atmosphere to the accumulations of Cr, Zn and Cu in grain. Except for Zn, all of the heavy metals in stem were attributed to the root uptake from soil, although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s of Pb and Cd from atmosphere existed in leaf. Thi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processes existed in the subsequent translocation of foliar-absorbed heavy metals between rice organs. The distinct separation of stable Pb isotope ratios among rice grain, leaf, stem, soil and vehicle exhaust further provided evidences on the different pathways of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in rice plant.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urther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the atmospheric deposition of heavy metals from traffic emission when plan crop layout for food safety along high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