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64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42篇
综合类   343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解分式方程"是每年各省市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但在求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下面举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2.
中国共产党在川陕苏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川陕苏区的创建扩大、红四方面军的迅速壮大、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发展等都是群众工作成功实践的结果。它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实践范例。从实践历程、工作要素和历史成效三个方面探析川陕苏区群众工作,科学把握其内在联系,对于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凝聚发展伟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3.
萧学谦 《环境》2009,(1):54-54
日前,中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启红接受记者专访,指出“惠民的最高标准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优美的宜居环境,而创建全国生态市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李启红认为中山创建全国生态市工作是“有基础和有条件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山市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生态文明硬实力,加快生态产业发展,推动生态人居建设:  相似文献   
114.
一、职业道德与“五爱”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遵守“五爱”的公共道德。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发扬“五爱”的精神,信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5.
正"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主要目的不是通过诉讼解决环保问题,而是增加公众监督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公益诉讼,一方面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督,加大了对政府环保责任的监督,另一方面,对全民也是一个法制宣传。"  相似文献   
116.
环境资讯     
《环境》2015,(2):12-13
<正>Voice声音"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当前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城市空气质量普遍超标,区域型灰霾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在2015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  相似文献   
117.
人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做为天津市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如果一旦没有了水,后果将会是怎样,那就可想而知了。今年入夏以来,天津地区干旱少雨,可供天津的淡水资源急剧下降,严重威胁到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118.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须臾不可放松的。然而每到岁末年终,有的地方或个别有车单位抓交通安全的劲头却松懈了,驾驶人交通违法现象也大幅增加,由此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19.
刘建珍 《环境保护》2013,41(11):25-27
空气污染治理是一场全民战争,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再好的政策也是沙中筑塔,难以全面施展。自PM2.5进入公众视野以来,一个找到聚合点的空气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网在民间迅速织造。民间空气污染治理吹响了集结号,正形成一股磅礴有序的力量。如何破解这支前行队伍的阻力,推动空气治理的公众参与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环保NGO是公众参与空气治理的先锋在空气污染治理这场公益战中,作为公众的  相似文献   
120.
仲亚岭 《劳动保护》2008,(11):68-69
在苏北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每逢传统节日和红白喜事,人们都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可以说烟花爆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喜庆用品。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一旦管控出现疏漏将会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全国上下每年都在深入开展打击烟花爆竹“四私”(私产、私销、私藏、私运)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可谓力度空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