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德国的弃核决定并不仅仅是受到福岛核事故刺激的缘故。德国的决定只是走完了延续几十年的反核进程中的最后一步。福岛核事故之所以能影响德国的政策,关键在于它恰逢其时,顺应了德国核电争论中的大趋势,推动了转变进程。从废弃核电的角度看,人们能从福岛核事故中汲取的经验是,弃核是长期的结构性变化和事故发生的时机恰好凑合在一起的产物。  相似文献   
82.
核电技术安全知识从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MW的实验性核电站以来,核电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第一、二、三、四代。第一代——和平利用核能研发阶段的试验堆和原型堆;第二代——大型商用的核电机组,并实现了系列化和标准化;第三代——比第二代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美国用户要求文件》(简称URD)和《欧洲用户要求文件》(简称EUR)要求  相似文献   
83.
王芳 《安全》2012,33(8):44-46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和储存场所需要的危险物质越来越多,造成的潜在危险也越来越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使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1993年8月5日,我国深圳市安贸危险物品储运公司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2005年11月13日我国吉林石化双苯厂苯胺装置发生了特大爆炸火灾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致使松花江水严重污染;2012年2月28日河北赵县克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号车间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5人死亡、4人失踪、46人受伤.这些都是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导致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4.
核电火灾是现代消防安全的重要部分。依据核电厂的实际组成构造对其进行了层次划分,建立了由堆本体、一次冷却系统、化容控式系统堆安全系统、汽轮发电机组和燃料操作系统为中间层的核电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收集到的相关核电事故数据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核电厂各系统部位引发火灾造成的核电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各组分的统计权重,得到了针对核电厂各构造部位的火灾危险性层次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打分的方法对核电厂进行调查模拟评价,计算出核电厂各组成部分消防安全状况的危险指数,所得结果比较符合核电火灾实际统计。  相似文献   
85.
“安全文化”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为确保核电厂安全运营而提出的管理概念。这个创造性概念的提出,虽然只有20年,但作为这种文化本身,它却与人类历史等长,它使人类趋利避害的古老文化有了恰当的语言表达。正因为这样,1992年,当这个概念从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引入时,国人便恍然大悟,立即意识到安全文化不限于某一地域、某个民族,也不限于某一方面、某个历史阶段,它是人类追求安全的产物,也是人类获得安全的保障,更是人类薪尽火传的手段。于是,学界和媒体便携手共倡,一面广泛传播安全文化;一面立题研究,跳出“核安全文化”的局限,并为安全文化的本土化寻根溯源。  相似文献   
86.
为有效降低某工程大功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主油罐的火灾安全风险和设备制造地下就位安装难度,通过对相关规范的分析,研究了两种主油罐配置优化方案,从规范符合性、油罐制造、油罐安装、安全性、运行要求和投资方面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主油罐分置方案,并应用到具体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87.
对国内外的地下水监测点的布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我国有关法规标准规定,充分考虑核电厂周边环境特征,同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内陆核电厂厂内地下水监测点的布设方案建议,以确保核电厂营运单位的有效监测以及对泄漏源的确认修补,保持电厂安全运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88.
为了有效降低核电厂调试人员的职业压力和减少由人因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针对我国核电厂建设中调试工作的特点,基于S-O-R人因失误理论逻辑,将核电厂调试人因失误划分为感知过程失误、识别判断过程失误、行动操作过程失误,引入焦虑情绪作为中间变量,构建核电厂调试人员职业压力对人因失误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运用核电厂调试现场采集的问卷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结果表明:焦虑情绪在职业压力对人因失误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职业压力对人因失误存在4条影响路径,路径1为职业压力—认知性焦虑—感知过程失误—识别判断过程失误—行动操作过程失误,路径2为职业压力—认知性焦虑—识别判断过程失误—行动操作过程失误,路径3为职业压力—躯体性焦虑—感知过程失误—识别判断过程失误—行动操作过程失误,路径4为职业压力—躯体性焦虑—行动操作过程失误.研究结论对预防和减少核电厂调试人因事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
论述了核电厂对外来冲击物的安全防护及其与材料受到冲击损伤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材料在外来物冲击作用下的损伤行为、模式及破坏预测的方法,笔者就材料及其结构的冲击损伤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0.
戴立操  黄曙东 《安全》2004,25(4):24-26
核电被称为技术设备、人的群体和组织三类元素的大型经济实体,属科技密集型产业.对于核电厂而言,安全是核电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核电厂以往的系统安全分析中,难以确定出具体的安全风险目标,在风险和费用之间的权衡存在困难,更不易对事故发展的潜在原因及事故发展的可能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此目的,概率安全评价(PSA:Probability Safety Assessment)的提出,在系统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有力地支持了安全风险的管理决策,保证了核电厂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