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0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62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239篇 |
综合类 | 687篇 |
基础理论 | 231篇 |
污染及防治 | 18篇 |
评价与监测 | 13篇 |
社会与环境 | 71篇 |
灾害及防治 | 1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亚洲地区通过森林管理缓解二氧化碳排放的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有相当数量的林地能够通过管理来保存和固定碳。这包括建立1.33亿hm^2人工林和农林复合系统,减缓3350万hm热带森林的砍伐和进行4800万hm^2的热带森林的自然和扶育更新。据保守估计,到2050年,这些土地保存和固定碳的潜力为24PgC,营造人工林和农林复合系统占亚洲地区森林碳放缓解潜力的58%。假设现有状况不变,到2050年,所有林业部门的活动能够保牵碳量等于同期全球化石燃烧排放缓解潜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城市污水污泥在森林与园林绿地的利用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论述了城市污水污泥在森林与园林绿地的利用进展及其应注意的事项,并对今后我国开展污泥土地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包括森林对流域径流形成机制的影响、森林对流域径流量的调节以及森林对流域径流水质的影响3个方面。论文根据作者在黄土高原和北京土石山区多年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国内同行在森林水文方面的研究成果,就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年总径流量、洪峰流量、枯水径流以及径流水质等方面的影响作了概括。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随着森林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流域年总径流量减少;森林植被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小流域的暴雨洪峰流量;森林植被覆盖率越高,枯水径流量随之增加;森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流域径流水质。根据干旱地区森林植被可以减少流域年径流总量的研究结果,初步估算目前我国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包括天然林)的生态用水量为160亿m3左右。由于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影响的复杂性和尺度依赖性,森林在区域(或大流域)尺度的水文功能评价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7.
68.
用罗布麻恢复污染地区盐碱土地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立足于包头西郊生态条件最为恶劣的包头钢铁稀土公司尾矿坝,第一热电厂储灰场下游盐碱土地,通过实地调研,实生苗、抗盐碱机理的系统研究,了这一地区用罗布订恢复植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9.
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对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硬阔叶林和蒙古栎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时空分布的差异进行分析.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捕获的大型土壤动物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捕食性和杂食性土壤动物4个功能类群,并对比红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结果表明:(1)水平分布上,天然次生林与红松人工林中4种功能类群大型土壤动物均有分布,其中腐食性土壤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占绝对优势,但类群组成略有不同;(2)垂直分布上,红松人工林各功能类群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及类群数在不同土层差异显著(P0.05),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而天然次生林中除腐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外,在垂直方向无显著差异(P0.05),0-10 cm层腐食性动物个体密度以及类群数最大;(3)时间变化上,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土壤动物功能类群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均以腐食性最高,各类群密度、类群数均为5月、10月高于其他各月,生物量以9月最高.红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动物功能类群时空规律比较研究可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为了评价南亚热带典型退化生态系统典型生态恢复模式的小气候调节效应,从而为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方式和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参照,作者在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3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样地,自然恢复草坡、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马占相思林(Acacia mangium)中安装了HOBO小气候仪,对光辐射、风速风向、降水、土壤含水量、地温、气温等小气候指标进行为期1年的自动观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华南退化生态系统3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具有不同的小气候效应,在林间温度调节方面,人工林和草坡的平均林间温度相差不大,但草坡的最低、最高温度均比人工林低和高。人工林的林间温度变化较草坡小,具有更好的保温调节作用。对比2种人工林,不管是平均温度还是最高温度马占相思林都略大于针叶林,而二者最低温度相差不明显。针叶林的保温调节作用略优于阔叶的马占相思林;(2)在土壤温度方面,地表温度全年基本都表现为草坡〉马占相思林〉针叶林,草坡的地表温度的波动远大于2种人工林;全年20 cm土壤温度3─12月都表现为草坡〉马占相思林〉针叶林,1─2月相反,草坡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波动相对较大,人工林的波动很小。(3)3种恢复模式中,自然恢复草坡的辐射强度明显高于2种人工林,年辐射总量分别马占相思林和针叶林的1.9和5.8倍,马占相思林的年辐射量为针叶林的3倍。人工林,特别是乡土的针叶林能给林下生物构建更为稳定、适中的辐射环境。(4)人工林的平均林间风速、最大阵风风速均少于草坡,针叶林的风速小于阔叶林,针叶林降低风速的效果好于相思林和草坡。(5)人工林的林间相对湿度均高于草坡,针叶林的林间空气湿度略大于相思林,针叶林的保湿效果更好。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