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81.
总结了我国海洋环境油井管的防腐实践,为类似油气田开发提供技术参考。指出了我国海上油气井的环境与腐蚀状况,针对腐蚀环境特征,分仅含二氧化碳井下环境、含硫井下环境及热采井高温环境进行防腐技术总结。海洋环境油井气井内、外腐蚀均较严重,外腐蚀主要为海洋环境大气腐蚀,内腐蚀失效的原因多为CO2引发的腐蚀,此外因作业需要,井筒内流体性质的变化也加剧了内腐蚀失效。针对单独CO2腐蚀环境,建立了海上特色的防腐图版,并提出三种低成本防腐策略;针对H2S腐蚀环境,开展了不同材质的腐蚀规律研究与服役寿命预测;针对热采井高温腐蚀环境,开展了氧含量、高温腐蚀与热应力叠加强度变化研究。研究认为,海洋环境油气井外腐蚀可采取涂敷、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井下CO2腐蚀可以采用防腐选材图版选择合适材质,为降低成本可以采用组合管柱防腐,含H2S环境可采用碳钢或低铬钢,以降低硫化物应力开裂(SSC)和应力腐蚀(SCC)风险,热采井宜控制含氧量及热强度衰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2.
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采油井管洗涤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利用废渣生产的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采油井管洗涤废水,以及pH值,混凝剂的投加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和温度处理效果的影响,当废水的含油量在8500mg/L左右时,投药量为2000mg/L,最佳值范围为4.5-8.5,油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大于84%,825,98%,沉降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温度对油,COD和SS的去除率无显著影响,若经双层滤料过滤法或生化法的二级处理,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83.
284.
正确使用自救器徐州市劳动局殷福元自救器是一种小型的供煤矿井下矿工随身携带的防毒呼吸器具,是在井下遇到灾害事故时进行自救的一种重要装备。《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规定:“每一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视和爱护。然而...  相似文献   
285.
286.
渤海S油田A2井渗氮防腐油管在注聚过程中发现多处腐蚀穿孔,为避免换管柱后再次发生腐蚀失效,通过腐蚀形貌观察、腐蚀产物分析、腐蚀介质分析对A2井油管腐蚀失效原因进行了研究。认为A2井油管部分渗氮层脱落,形成了电化学腐蚀的阳极,这是造成局部腐蚀的根本原因。注入水中存在较高含量的氯离子和硫酸盐还原菌,加剧了腐蚀进程,造成油管腐蚀穿孔,形成了以FeCO_3为主的腐蚀产物。建议加强渗氮油管质量管控,防止入井前渗氮层脱落,同时在注入水中加入杀菌剂减少细菌对腐蚀的影响,并在井下安装牺牲阳极短节预防腐蚀。  相似文献   
287.
7月4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来到太原、大同,他进工厂、下矿井,就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问题进行调查研究。5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大同,专程看望大同煤矿工人。温家宝来到塔山矿井时对大家说:“我要到井下看看矿工们心里才踏实。”他换上工作服,  相似文献   
288.
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地下水水质的高频监测,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梳理国内外地下水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以上海市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与环境质量状况为例,探讨地下水在线监测点位布设、指标筛选、监测方式及监测井设计等技术要点。首先,优化监测点位布设,对需要开展高频监测的区域或重点风险源开展在线监测,以代表性点位反映总体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其次,综合筛选监测指标,除常规参数外,优先选取水体中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作为在线监测指标,在具有潜在有机污染的区域,选取水中有机物、水中油等作为有机污染指示性指标。应进一步加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指示性指标的确立提供依据。再次,合理确定监测方式,根据取样方式以及污染源风险等级,设置相应的微型站和小型站。最后,优化监测井设计技术方案,进一步研究不同井管材质对地下水中无机或有机污染物的长期吸附(解吸)作用。  相似文献   
289.
对某矿副井发生的一起3名乘罐人员坠井事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90.
介绍了凡口铅锌矿主井(箕斗井)入风净化方案和净化系统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