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7篇 |
免费 | 154篇 |
国内免费 | 39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23篇 |
废物处理 | 279篇 |
环保管理 | 333篇 |
综合类 | 1579篇 |
基础理论 | 148篇 |
污染及防治 | 214篇 |
评价与监测 | 29篇 |
社会与环境 | 57篇 |
灾害及防治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148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39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178篇 |
2007年 | 171篇 |
2006年 | 145篇 |
2005年 | 166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适宜解决我国目前燃煤引起的效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3.
组合式一体化处理电镀废水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镀废水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传统的化学法处理,难以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随着环境质量标准的提高和水资源的日渐短缺,研究开发一体化处理技术,以达到净化污水、闭路循环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回顾了灾害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灾害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建立这一学科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建立这一学科的基础条件.全文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建立这一学科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建立这一学科所要研究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25.
超滤处理洗涤污水循环利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材质国产超滤膜聚丙烯(PP)、聚丙烯腈(PAN)和聚砜(PS),进行了洗涤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的现场中试研究.结合超滤工艺出水水质和膜污染分析,3种膜材质中PAN膜较优,有效去除了水中浊度、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一定程度保留了游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长期循环洗涤对衣物的白度无不良影响.根据相关性分析,超滤出水较高COD值很大程度上是由水中LAS引起的.超滤膜对细菌、大肠菌群的去除率较低,出水通过紫外消毒,当紫外线密度≥3?750 J/m2时,微生物水平能够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根据不同水力反冲洗条件下膜渗透通量和净产水量比较,PAN膜最佳水力反冲洗条件为0.5 h反冲洗2 min.长期运行时超滤膜化学清洗方法采用碱洗法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126.
127.
针对UG~150/3.82-M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煮炉过程中发生过热器大面积裂纹的事故,通过现场勘查、与试验分析确定该事故的原因是煮炉过程中碱液进入过热器系统引起苛性脆化造成的。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8.
129.
应用自主研制的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中试规模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研究反应器的启动特性。反应器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后启动运行83 d,形成连续内循环并实现了对印染废水处理的高效稳定运行。在进水COD浓度1 000~3 650 mg/L、系统容积负荷0.7~6.4 kg/(m3·d)条件下,废水COD和色度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5%和73%。反应器内较高浓度的NH+4-N保证了系统pH的稳定性,350~600 mg/L的NH+4-N浓度没有对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产生抑制作用,系统内也没有出现VFA(以乙酸计)积累。启动过程中,厌氧颗粒污泥的粒径增大、沉降性能变好。启动实验完成时,反应器内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以TF计)和辅酶F420浓度分别为3.4973 mg/(g·h)和0.1872μmol/g。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光照富集及厌氧划线法从污水厂二沉池活性污泥分离到一株光合细菌YC-1,结合菌落特征、细胞形态、活细胞吸收光谱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对其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并研究了YC-1在不同光源照射下的产电性能。结果表明,该菌为短杆状,有鞭毛,菌落呈淡粉色,含有大量细菌叶绿素a,16S rRNA基因序列与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DX-1相似度为99%,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接种YC-1,并以乙酸钠为底物,铁氰化钾作为阴极电子受体,外载为1 000Ω时,电池稳定运行时输出电压为0.58 V,且输出电压不受光源光谱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