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05篇
安全科学   330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204篇
综合类   1192篇
基础理论   435篇
污染及防治   117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1-naphthol, 1-naphthylamine and l-naphthol/l-naphthylamine mixtures in water over two macroreticular adsorb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single or binary batch systems at 293 K, 303 K and 313 K respectively. All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in the studied systems can be adequately fitted by Langmuir model. In the case of aminated macroreticular adsorbent NDA103, 1-naphthol is adsorbed to a larger extent than 1-naphthylamine; while, the opposite trend is found for nonpolar macroreticular adsorbent NDA100. It is noteworthy that at higher temperature(303 K and 313 K), the total uptake amounts of 1-naphthol and 1-naphthylamine in all binary-component systems are obvious larger than the pure uptake amounts in single-component systems, which is presumably due to the cooperative effect primarily arisen from th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oaded 1-naphthol and 1-naphthylamine molecules. The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systems were confirmed to be helpful to the selective adsorption towards 1-naphthol according to the larger selective index.  相似文献   
22.
同位素方法在大气甲烷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气甲烷研究的同位素方法理论基础及其研究进展的综述,概括介绍了现有的大气甲烷同位素研究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讨论分析了在中国开展该项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23.
说到“美食与环保”,人们自然会想到健康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之类的标签,脑子里浮现出“土鸡(广东称走地鸡)”、“柴鸡蛋”等鲜活的形象。没污染、低农药残留甚至不施用农药、用农家肥而不是化肥,散养而非圈养等是其获得以上标签的要件。似乎关注环保,食品自然美味。  相似文献   
24.
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法从株洲清水塘地区的土壤、污泥初步筛选了9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培养筛选并经过多次隔代培养,得菌种B212和B233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活性较高.在相对接种量为10%,温度30℃,摇床转速120r/min的情况下,实验结果表明:B212处理高岭土悬液时的最佳投加量为1mL/100mL,最佳絮凝环境pH值为7,产生高絮凝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9h,最高絮凝率达92%;B233处理高岭土悬液的最佳投加量为2mL/100mL,最佳絮凝环境pH值为8,产生高絮凝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时间为35h,最高絮凝率达91%.  相似文献   
25.
通过室内好气培养和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了缩合类植物多酚L和Y以及 8 羟基喹啉在污染红壤和潮土中的降解动态及其对土壤Cu环境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植物多酚在两周内降解相对较快 ,而 8 羟基喹啉则难以降解 .与空白相比 ,Cu污染土壤中施用植物多酚后土壤水溶性Cu显著下降 ,钝化Cu的效果次序为 :8 羟基喹啉 >多酚Y >多酚L .随着植物多酚的降解 ,土壤Cu被释出 ,其水溶性Cu浓度与残留在土壤中多酚浓度 (以DOC浓度表示 )呈负相关关系 ,尤其在潮土上更为明显 ,而pH与水溶性Cu没有相关性 .试验还发现 ,钝化剂施用后 ,小麦体内的Cu含量降低 ,因此 ,植物多酚是钝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6.
大气圈内污染物质允许纳入量的讨论山西省忻州地区环境监测站朱培伟,韩志忠一、有限的大气圈人类为生存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质,其中一部分以气态和微尘的方式排向空间。假若这些污染物质能够无限制地向无限的空间扩散,则对地球的所有生命体的危害也就微不足道了,也无...  相似文献   
27.
张泽 《环境》2006,(7):31-33
日前,一则关于广州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的新闻闹得满城风雨。起因是绿色和平组织披露了对广州三家连锁超市的蔬菜和水果抽样检验结果,发现有14%的样本农药残留超出国家标准。一右激起千层浪,相关职能部门纷纷发声自证清白,超市也挂出质量认证书表示无辜。接着,各方又一致怀疑绿色和平组织检验结果的公正性。更有媒体先扬后抑,很刻薄地称绿色和平此举是为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28.
颗粒物质金属形态逐级提取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颗粒物质中金属形态逐级提取测定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重点阐述了颗粒物质金属形态分离方法,并对各相态的浸取技术和金属总量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从而为开展颗粒物质的金属化学形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9.
该译文介绍了自动检测设备的分析原理,各种自动检测装置的特性,以及野外试验的情况,对于开发和研制湖泊水体中营养盐类和相关污染物质的自动检测技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论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减少实验室环境污染 ,发展模拟标准物质 ,开发安全无害化监测技术 ,不用或少用化学试剂分析技术等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