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9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468篇
安全科学   1859篇
废物处理   109篇
环保管理   470篇
综合类   2559篇
基础理论   339篇
污染及防治   217篇
评价与监测   276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104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484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综述了预富集技术在无机痕量分析中的应用,概述了国内外最新进展,介绍了主要技术及方法的特点,大量文献表明预富集技术用于痕量分析取得满意的效果,降低了检测限,提高了灵敏度。  相似文献   
22.
对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产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检测装置的空白校准及油烟采样器的性能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部分实验。依据实验结果,提出消除干扰的办法,并在实际测试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3.
结合榆林市实际,分析了超限运输检测站运行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对规范超限检测站建设,改善周边环境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半导体法检测低浓度的二氧化硫李锁宝(扬子石化公司环保处南京210048)硫化学发光检测仪(SCD)的发明是硫分析的一个重大进展,其原理是:在氢火焰中硫化合物可分解为SO,燃烧产物立即转变成低压单体,SO与过量O3反应产生化学发光现象变成激发态的SO2...  相似文献   
25.
为提高水中臭氧(O_3)浓度检测方法的普适性、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接触式的水中O_3浓度检测方法。基于亨利定律(Henry’s Law),采用电化学方法,建立空气中O_3浓度与水中O_3浓度的回归方程,从而推导出水中O_3浓度。实验结果显示,水体O_3传感器的检出限为0.02 mg/L,检测上限为0.40 mg/L,可决系数R~2为0.998 9,相对误差最大值为7.05%,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2.82%。实际样品检测显示,水体O_3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O_3快速测定试剂盒(DPD法)的检测结果完全吻合。该方法不但综合了智能传感器的小型化、网络化、实时测量等特性,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响应快,适用于水体中O_3浓度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6.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大气CO2浓度升高(简称FACE,即Free A ir CO2Enrichment)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综述了FACE条件下,农田土壤植物生物量质量变化和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反馈作用,以及土壤痕量气体排放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设备内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8.
29.
苯氧菌酯、施佳乐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种原药为杀菌、抗菌类农药,由山东某公司提供.为了预测其遗传危害和潜在致癌作用的可能性,我们对该样品进行了诱变性检测.  相似文献   
30.
Emission projection and marginal abatement cost curves (MACs) are the central components of any assessment of future carbonmarket, such as CD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potentials, carbon quota price etc. However, they are products of very complex,dynamic systems driven by forces like population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ource endowments,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so on. The modeling approaches for emission projection and MACs evalu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some major models and their results were compared.Accordingly, reduction and cost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the Kyoto target were estimated. It is concluded that Annex I Parties‘ total reduction requirements range from 503--1304 MtC with USA participation and decrease significantly to 140--612 MtC after USA‘ s withdrawal. Total costs vary from 21--77 BUSD with USA and from 5--36 BUSD without USA if only domestic reduction actions are taken. The costs would sharply reduce while considering the three flexible mechanisms defined in the Kyoto Protocol with domestic actions‘ share in the all mitigation strategies drons to only 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