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16篇
综合类   973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29篇
灾害及防治   2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5 毫秒
731.
近43年来小兴安岭及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黑龙江省的逐日气象资料,对过去43年中的小兴安岭及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黑龙江全省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与黑龙江全省基本一致,气候特征的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同时小兴安岭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全省范围内气温均呈变暖趋势,小兴安岭最低气温的升高对其周边地区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全省以及小兴安岭及其周边地区年降水量出现较大波动的同时,降水越来越集中,且小兴安岭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分条件要好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32.
西域砾岩是我国西北造山带(如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山前发育的一套晚新生代冲-洪积相沉积,其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的山体隆升、气候变化等信息,是研究盆山耦合、环境演变的良好载体。西域砾岩自首次命名以来,吸引了众多地学研究人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西域砾岩的岩性特征、沉积过程、地层年代、成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前人成果,结合自己研究取得的认识,总结了目前关于西域砾岩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为更好地揭示西域砾岩所记录的环境演化信息,需要进一步开展西域砾岩的物源研究,如锆石U-Pb年龄谱分析、重矿物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33.
为了提高民用轻小型无人机企业产品质量,提高相关环境试验人员的综合试验能力,提升行业检测技术水平,以GB/T 38924—2020系列为基础,对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环境试验方法进行了浅析.描述了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环境试验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气候环境因素和机械环境因素.对气候环境试验方法、机械环境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技...  相似文献   
734.
原生态环境下广西涠洲岛近50年气候变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涠洲岛气象站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得该站成为广西为数不多、大气观测环境50年来持续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气象台站之一。应用该岛屿气象站及与之相邻的广西北海市合浦气象站1956~2005年的气温、雨量等气象资料,分析、比较近50年来北部湾海域气候自然变化和在城镇大规模发展影响下气候变化的差异及发展趋势:用Yamamoto法和Mann-Kendall法对5年滑动平均气温、雨量等要素季和年时间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对定量地论述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区域性气候自然变化的响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5.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森林面积急剧缩小,现有林地多为人为破坏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目前很难在该区找到适合树轮气候学研究的老龄针叶树种,在此背景下,寻找适合开展树轮气候学研究的替代树种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中部桥山林区的老龄麻栎林为研究对象,为该区建立了近一百多年的标准年表(1891—2016)和差值年表(1884—2016),评估其树轮气候学研究潜力。相关计算表明,麻栎差值年表与当年3—7月降水量相关最高(r=0.58,p<0.001),几乎达到了可以重建的水平。该年表还与陕西中北部旱涝指数和黄土高原西部树轮降水重建序列显著相关,共同反映了区域降水变化历史。空间相关分析也进一步说明了桥山麻栎差值年表对区域降水量变化具有较强代表性。本文首次利用黄土高原中部阔叶树种开展树轮气候学研究,发现了麻栎树轮宽度年表具有记录过去降水变化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36.
西北地区近50a气温和降水极端事件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1960-2009年西北地区12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降水量资料,对该地区极端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预测了未来该地区极端气候变化的情形。研究表明:近50 a以来,西北地区夏季天数、生物生长季、热夜天数、高温天数分别以2.31、2.98、1.07、0.45 d·(10 a)-1的速度显著增加;结冰天数、最大连续霜冻天数、低温天数分别以-2.51、-1.79、-3.62 d·(10 a)-1的趋势在显著减少;极端气温年较差也以-0.39℃·(10 a)-1的速度在减少;除极端气温年较差外,极端温度指数和年平均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最大的1和5天降水总量、逐年平均降水强度和持续干旱天数呈增加趋势,而中雨天数和持续降水天数呈减少趋势;除持续干旱天数外,年降水总量与其他极端降水指标有很好的相关;从空间分布和各气候区来看,极端气候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及其与年平均气温或年总降水量相关性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37.
气候变暖对冻结期黑土碳氮循环关键过程及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土壤碳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极为敏感.为更好地了解气候变暖对冻结期黑土碳氮动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红外辐射仪模拟土壤增温,并进行了两种不同水平的增温研究(W1和W2).结果表明,在冻结期(2019年11月至翌年1月),与对照处理(C)相比,模拟增温使表层土壤温度(0 cm土壤温度)分别上升1.54℃(W1)和4.10℃(W2),并显著增加了土壤含水量,这很可能是由于积雪融化造成的.两种增温水平均降低了积雪覆盖厚度、土壤冻结深度、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活性有机碳(LC)含量.而冻结期增温对黑土氮循环关键过程及指标的影响则相对更复杂,随着增温幅度的提升,硝态氮(NO3--N)含量显著降低、全氮(TN)含量及净氮硝化速率明显增加,而铵态氮(NH4+-N)、总无机氮(TIN)含量及净氮矿化速率则显著地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气候变暖将给冻结期黑土带来更为温暖湿润的环境,并且由此引起的土壤碳氮含量及转化过程的变化将会对随后生长季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生产力及碳氮循环等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为研究冻结期东北黑土碳氮循环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8.
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的驱动力和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轶颋 《环境保护》2020,48(12):18-23
本文提出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加强气候风险管理、降低自身及客户碳足迹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业务收入、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而加强气候投融资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则是纠正"信息不对称",监督和激励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开展气候投融资的重要机制保障,并介绍了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的国际案例和经验。建议从气候投融资业务、气候风险管理、碳足迹管理、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五个方面开展金融机构气候投融资的机制设计、能力建设、监管考核和社会评价,来应对气候变化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39.
澜沧江流域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2000-2010年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台站数据,对澜沧江流域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逐像元进行分析,研究流域植被-气候关系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对其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 气温和降水对澜沧江流域植被生长均具有明显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② 流域植被生长对气候响应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随着纬度的升高,植被对气候因子响应的滞后时间逐渐缩短;③ 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程度及其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均表现为草地>耕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同一植被类型受气温的影响强于降水,但对降水的变化更为敏感;④ 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显著影响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间。年平均气温的高低与气温对植被的影响力并无必然联系,但年降水量显著影响植被NDVI与降水间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740.
黑碳已经成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气候影响因子,黑碳的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探讨了黑碳对气候的影响机理,并论述了黑碳主要是通过辐射强迫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其中辐射强迫包括对可见光和部分红外光强吸附而造成的直接辐射强迫和通过云凝结核和冰雪反射影响等造成的间接辐射强迫。另外,还讨论了中国黑碳的排放问题,并且针对不同类别的排放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